包子頭正在舞劍。
她所練的,自然不是彼岸劍訣,還在打基礎階段的小輩弟子,靜齋根本沒有傳授彼岸劍訣。
黃尚也沒有將自己的劍法傳授,僅僅讓她遵循身體的感覺,不用講究任何招式,隨心而動的出劍。
包子頭一開始不明白,瞎幾把亂揮了好久,也找不到感覺。
苦悶之下,黃尚把腕錶丟給她。
於是乎,她找到了靈感。
“踩蘑菇!”
“踢龜殼!”
“躲火球!”
“吃金幣!”
“打庫巴!”
“抱公主!”
甭管這些招式名稱是怎麼回事,都是輪迴者的錯,至少包子頭的劍法中,逐漸有了一股獨特的韻律,將從小打牢的根基“靜”開始發揮。
由靜轉動。
動靜結合。
“動與靜,生與死,何等相似!”
黃尚透過表面看本質,對於慈航劍典“靜”的掌握,更深一層次。
這部分真的尤其重要,從慈航靜齋的行事風格也能看出,她們是先修“靜”,再入世為“動”,最後回山門參悟“靜”,直指天道。
慈航劍典最難的一個階段,就是“死關”,那是一種絕對的靜,黃尚推測,那個階段她們應該是用全身的精氣神來供養仙胎,一旦仙胎成型,那就相當於魔種大成,便有了破碎虛空的資格。
不過除了創始者地尼情況未知外,後面的歷代弟子,還沒有人結出真正的仙胎,都在仙染色體的階段徘徊。
那麼閉死關就是真的去世了,很安詳的那種。
究其根本,還是在“靜”的階段,修行不夠,就想著出去談戀愛了。
黃尚不關心慈航靜齋去世的情況,他從動靜結合中,大有收穫。
包子頭練劍時,他便在另一端靜立,從高空俯瞰,兩者彷彿立於陰陽魚太極圖的兩點之上,整幅畫面有一種契合天地大勢的美感。
當修煉告一段落,記名弟子四人組也回到山谷,見到黃尚後,立刻誠惶誠恐地拜下:
“前輩,我們闖禍了,殺了一個叫邊不負的陰癸派弟子,似乎是長老的兒子,很有地位,建康城內正在四處搜尋小真的下落……”
……
……
(輪迴者【陳猛】由書友“血雪泣”提供。)
(輪迴者【楊曉波】由書友“楊叔開桃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