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韓愈橫空出世,重振了儒門。
在張載門下,同窗但凡提到韓愈,都以韓子稱之,可見對他的尊敬。
即便如此,現在的儒林,對孟子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比如司馬光就很不喜歡孟子,還寫過《疑孟》。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堪稱帝王學教科書,他自然不會喜歡孟子民貴君輕的觀點,以他一派的大儒都是如此。”
“而我的老師張載尊崇孟子,王安石也推崇孟子,這一類都是支援派。”
“嗯,需要調查清楚,這次的考官是哪一派的。”
毫無疑問,黃尚正在給考官分類。
他的學問已經到了。
接下來,就是揣摩考官。
這很重要。
別以為解試不會出問題,閻王好見,小鬼難纏,陰溝裡翻船的事情,真的難說。
比如考官厭惡孟子,你偏偏在字裡行間對孟子大肆稱讚,那肯定要給你使絆子。
不僅是孟子,很多方面都可能是忌諱。
考試就是考試,需要變通。
黃尚很清楚,功成名就,才更好實現理想。
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思想抱負,在一張試卷內抒發出來。
至於考官的情況,怎麼獲得?
沒關係,不是有輪迴者麼……
果不其然,黃尚僅僅是露出徵詢,夜鶯馬上喜孜孜地去辦。
僅僅一晚,永州主考官的詳細資料,就擺在了桌上。
……
……
八月。
三年一度的科舉,終於開幕。
永州貢院前,早已圍上一圈柵欄。
為黃尚送行的無缺和夜鶯只能到柵門前,對著他連連揮手,就跟送孩子去高考的家長一樣,眼中全是殷切。
黃尚進去柵門,滿眼便是等候入場計程車子,和維持秩序的巡兵。
其中還有負責考務的胥(xū)吏,在貢院門前列隊,每人手裡舉了一塊牌子,跟機場接人似的。
有嗓門大的叫道:“照你們的名狀,找到相應的考務,列隊站好,一刻鐘後,依次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