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宴散後,駱輝與董小宛一陣溫存,以彌補昨夜之苦。
董小宛知道駱輝明日便要動身,使出全身手段取悅他。琴棋書畫,都給他展示了一遍。然而駱輝文墨不通,有些煞風景。
“想不到我家娘子如此多才多藝,能和你在一起是我前世修來的福分!”駱輝雖然不懂這些雅樂,卻懂得夸人。
董小宛卻十分受用,依偎在他懷裡:“郎君此去不知多久能回?”
“這個可說不準了,短則三月,長則半年!”
董小宛有些傷感:“這麼說,奴家半年不能見到郎君了!”
“半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你在我家,一定要處理好和我兩個表妹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要討好我姑姑,她才是說一不二的人!”
董小宛含淚點頭:“我會的!”
······
駱輝帶著萬畢、周耀武、姜武城四人靜靜站在金鑾殿上,等待崇禎皇帝的旨意。
崇禎掃了眾大臣一眼:“駱愛卿要去招安的話,官職不能小,按常理,朕準備封他為兵部右侍郎!”
此言一出,眾大臣頓時炸了。
周延儒第一個站出來:“陛下,此事萬萬不可,侍郎乃是文職,駱大人非進士出身,怎能任侍郎之職!”
眾大臣紛紛附和:“皇上,此事絕不可行,駱大人是武官,只能擔任文職!”
崇禎此舉屬於觸動了那幫大臣的底線,想他們十年寒窗,又歷經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光是一個鄉試就難倒了九成讀書人。許多人,吃了無數苦頭,皓首窮經幾十年,依然只是個秀才。而在朝為官的都是進士出身,他們怎麼會願意讓一介武人染指屬於他們的位置。現在就因為駱輝這小子受到皇上的寵信就輕易的擔任侍郎這重要職務,他們是萬萬不會接受的,這一點根本不會妥協半分。
崇禎皇帝不是不知道,這是故意為之,目的是想換人招安。
“眾愛卿,朕也知道,駱愛卿不適合擔任侍郎一職,但是招安大事,駱愛卿沒有適當的職務,不如換個人去招安!”
都御史周鍾站了出來:“陛下,臣請封駱大人為都指揮同知,此為二品大員,甚至比侍郎品級還高,足以去招安反王!”
崇禎皇帝看著他有些不高興:“這還不到兩個月啊,駱愛卿就從區區的低階武官成了從二品武官,如此快的升任未免讓人懷疑,攻訐,我看還是換個人去招安吧!”
魏澡德也站了出來:“陛下,此事早已議定,不宜隨意變動。微臣觀察駱大人乃少年英雄,當破格提拔,斷然不會有懷疑和攻訐,反而會傳為一時的美談!”
崇禎皇帝看著三人:“既然眾位愛卿執意如此,朕就封他為都指揮同知,授鎮國將軍!”
這一下他的官職甚至已經超過了他的父親,正三品的錦衣衛指揮使。
叮、系統提示,您由京衛指揮同知升任都指揮同知,獎勵十點屬性。
駱輝毫不猶豫,全部加武力上,畢竟這次出京,非同小可,多一分武力就多一分保障。
(駱輝:武力:82;文采:30;謀略:81;外交:40;貪婪度:50;忠誠度:60;親密度:?;魅力:75,大局觀:68)
“駱輝聽旨,朕任命你為都指揮同知,賜尚方寶劍,五品以下官員可以行生死大權,先斬後奏,全權負責此次招安反王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