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歷朝歷代,對上了一定年紀的老人,都是有優待的。
有些就算是老人犯了罪,官府都沒有辦法對他如何。
律法苛刻一點的,最多也不過是讓其子女頂罪。
就算是律法越發完善的後世,都只能對某些壞老人莫可奈何……
更別說人均壽命普遍太短的古代,只要上了一定年紀,那可都算得上是人瑞。
祥瑞這種東西,怎麼能說是壞的呢?
對吧?
所以面對這個人瑞在大街上嚎喪,孫禮也是頭疼而又無奈。
他把形勢明明白白地告知他們,是想讓他們及早做好準備。
沒想到這些人,非但不感激自己,反而是反咬一口。
“算了,吾已是盡了心意,他們如何決定,與吾無關。”
孫禮長嘆一口氣。
只要無愧於心就好。
眼下也只有用無愧於心安慰自己了。
軍令如山,軍情似火,孫禮自然不可能再擠出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顧及其它。
百姓肯定是來不及遷走了。
但府庫裡各類物資,自然是能搬多少就搬多少。
這幾年來,若非洛陽是大魏的都城,設有大魏最大的武庫和太倉,太傅豈能支撐下來?
但就算是河內河南再富足,太倉的儲糧再多,也不可能養得起這般多的將士。
若不是許昌那邊,有不少老臣還算是清醒,力主保證洛陽糧草的供應。
洛陽軍中,怕是在去年春旱的時候,就得要斷糧。
饒是如此,因為大將軍和太傅的不和,各地送至洛陽的糧食仍是日漸稀少。
太傅以後想要朝廷下撥糧草,怕是都要仰大將軍的鼻息。
想起太傅在前方伐賊,偏偏被大將軍在後方卡住糧草,孫禮心裡更是不忿。
這一次多好的戰機,為何太傅要如此冒險,親入險地?
因為洛陽的糧草已經不足以支撐與西賊打一場正面的持久戰,所以只能冒險,早日奪下要害之地,定下大局。
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最大的戰果。
可惜,最終還是功虧一簣,天不偌大魏啊!
孫禮懷著這樣的心思,再沒有去管那些人,而是步伐匆匆,親自去監督軍中的運送物資。
同時他還要做出防備,防止關賊突然出現在壺關城下,襲擊自己。
畢竟關賊用兵,向來喜歡用騎兵搞突襲,須得萬分小心此人。
有人在大街上嚎喪,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在得到訊息後,心急如焚地回家商議接下來的對策。
“太公,我們怎麼辦?看孫禮的模樣,他是真的不打算守上黨了。”
“到時,到時要是西賊真的打過來了,恐怕,不會放過我們。”
說話的人,面有驚恐緊張之色。
同時還有更多的人,在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