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聲從道路兩側的樹林中吹過,成為了軍隊嘈雜行軍的背景音。
湛藍的天空中點綴著幾片捲雲,遠方層層迭迭的山巒、竟讓上萬人移動的軍陣都渺小了起來。
“臣倒是有些不同想法。”
司馬懿咂著嘴,試探性的說道:“陛下,此事能不能換個角度來看?不從陸遜的許諾著手,而從涼州這麼多應募的羌人來看?”
曹睿輕輕點頭:“司空素有急智,試言之。”
司馬懿繼續說道:“在陸遜之前,大魏在雍涼二州的官員,並未如此徵發過羌人從徵作戰,但在黃初之前,這種事情卻很多見。”
“王國、邊章、韓遂、馬超這些人?”曹睿反問道。
“沒錯,正是這些人。”司馬懿說道:“雖說從當下看來,這些人都是作亂的賊寇。但他們能輕易的一番番將羌人聚起,定是對羌人有利可圖。”
“但此前涼州作亂,韓遂、馬超這些人許諾的無非是官職、財物罷了。就過去一二十年,他們就真的都想搬家到武都、陰平了?”
曹睿接話道:“陸遜在利誘羌人,羌人也在試探大魏!”
“正是這個意思。”司馬懿應道:“大魏初立不過七載,但新朝氣象與漢朝截然不同,這些羌胡也摸不準大魏的脾性。”
“幸虧陸遜打得順,而且還碰上了蜀軍撤走。否則真趕上硬仗的話,這些羌人能不能為大魏作戰,尚未可知。”
曹睿冷笑一聲:“所以這些羌人是想看朕大不大方!”
司馬懿回應道:“應是這般。”
“那朕就好好對他們大方一次。”曹睿笑道:“讓他們這些連土包子都算不上的人,好好見識一下朝廷威信!”
“陛下這是?”司馬懿不解。
曹睿瞥了司馬懿一眼:“到了上邽便知!朕自會給這些羌人一個說法!”
司馬懿只好應下,看著皇帝縱馬向隊伍前端馳去,只留他隨在隊伍裡慢慢前行。
當今陛下與先帝,真乃是截然相反的兩種性格。
先帝雅量異常,不僅聽身側的大臣意見,還常常按照臣子的意見行事,堪稱從善如流。
可當今的這位陛下,登基不過一年半的時間,卻在淮南、隴右兩次親征,眼看著兩戰都要取勝。
隨著軍事上的勝利,帶來的是皇帝權力的進一步鞏固。
大將軍曹真,在重大的軍略上幾乎無所發言,變成了替皇帝領軍出征的都督一般。
而自己這個司空,與董昭、衛臻、辛毗等人,幾乎都成了皇帝的參軍謀臣一般。
若陛下有不決之事,才會從臣子的意見中擇優來行。
若是陛下心中篤定之事,絲毫不會被臣子們的言論所改變。
一年半以來,幾乎皇帝做出的每個重大決策,都被證明是對的!當年武帝做魏王時,也沒有這般集權與英明!
司馬懿只得在心中暗自腹誹,卻沒有半分膽氣張口說出。思量過後只能長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