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走上前去,拍了拍司馬師的肩膀:“子元,你還年輕,趁著為父現在還能護著你,遇點挫折也是好事,以後行事能更謹慎些。”
司馬懿右手托起司馬師的下巴,認真注視著他的雙眼說道:“對於此事,若有其他任何人問你,嘴上可以認錯,但心中一定切記你沒有半點錯!”
“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也!若是連自己都容不下,如何去容天下之事!”
“是。”司馬師連連頷首:“父親的話,兒子都記住了。”
……
下午時分,北宮。
缺了一個司馬懿,曹睿也不願將剩下的曹真、董昭、衛臻再叫過來。
此時的書房內,只有辛毗、陳矯、楊阜、王肅四位侍中。
曹睿倚在躺椅上,揉了揉眉心,輕聲說道:“廷尉問朕,是否可以依‘八議’來定罪。你們四位怎麼看待此事?”
劉曄走後,辛毗已經養成了第一個發言的習慣,拱手說道:“陛下,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這八議,臣以為恐有濫用之銜。”
“怎麼說?”曹睿抬眼看向辛毗。
辛毗說道:“按照劉孔才的觀點,八議乃是在上面八種人犯了死罪之時、可以議論是否免死,流放以下時罪減一等。”
“可這八種人也太多了些。”辛毗扳起手指數道:“親、故、功、貴、賓,這五種都是有明確標準的。”
“但是議賢、議能、議勤,賢能與否、有無才能、是否勤勞,這些評判起來未免太過主觀,而且也有漏洞可鑽。”
曹睿輕輕點頭:“辛侍中的意思是,將議賢、議能、議勤這三類刪掉是嗎?”
辛毗點頭:“這種沒有明確標準之事,不宜列入律法之中。”
“你們三人有何意見?”曹睿環視一圈。
楊阜拱手道:“臣倒是覺得何必用這八議呢?若是陛下想讓誰免死,赦了便是。”
陳矯側頭看了楊阜一眼,插話道:“楊侍中,這兩者還是不同的。”
楊阜剛要回問,曹睿卻指向陳矯:“先聽陳侍中說完。”
“是。”陳矯說道:“八議並非無用之舉,而是將禮制用於律法的體現。所謂‘刑不上大夫’,乃是一種為天子籠絡皇親貴戚和大臣們的手段罷了。”
見楊阜又轉頭看向自己,曹睿笑著攤了攤手:“楊卿看到沒有!朕這個皇帝,也是要與勳貴大臣們搞好關係的。”
楊阜沉默著點了點頭,而這時王肅終於開口了:“若按陛下方才之言,只留議親、議功、議貴、議賓就好了。”
“皇親貴戚、國家功臣、有爵之人、前朝後裔。若是要替陛下收攏人心,有這四類人也就足夠了。”
曹睿點頭道:“八議變四議?倒也可以。”
“那廷尉報過來的這個袁侃,能夠得上‘議功’嗎?”
王肅拱手說道:“袁侃此人的父親袁渙袁曜卿,確實於大魏有功。但能否夠得上‘議功’,其實還要看陛下想不想殺他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