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我這個雍州刺史不去隴右待著,此事如何能成呢?”
“哈哈哈哈。”張郃大笑說道:“伯濟真是快人快語!”
“不瞞伯濟,我思來想去,也只有讓伯濟這個知兵之人親自去隴右坐鎮了。”
“若伯濟在隴右,那麼我無憂矣!”
郭淮卻插話道:“張公,我去隴右自然沒問題。但若一直在隴右的話,關中各郡不去巡查、也說不過去。”
張郃說道:“些許政事,能有什麼干係?關中還能反了不成?”
郭淮答道:“張公說的也對,不過要如何與陛下和朝廷說呢?”
張郃面帶笑意的說道:“這等事情伯濟就無需擔心了。陛下英明神武,為軍事而做的部署,陛下肯定會答應的,把心放到肚子裡就好。”
郭淮插話道:“張公,我倒不是這個意思。”
“是不是可以將雍州刺史的駐地,從長安改到隴右呢?說到底,還是雍州太大了!”
張郃沉思片刻:“這件事就不要說了。”
“按陛下的想法,滅吳滅蜀都不過是十年之間的事情,還用不著調整刺史駐地,先將就著便是。”
“涼州前幾年連刺史都沒有,不也是一樣過來了嗎?”
郭淮應道:“那倒也對。既然軍情緊急,我就不回長安了,明日離開郿縣,就往隴右去吧。”
這種事情若是放在荊州揚州,恐怕刺史們還要拖延幾日再動身。但在雍涼,行事迅速都已經成為自上而下養成的習慣了,說走就走才是常態。
張郃點了點頭:“伯濟準備去哪裡?南安郡還是天水郡?”
郭淮思考片刻:“還是去天水郡吧!畢竟鹿磐的三千軍隊駐在天水,若有事也方便些。”
“甚好!”張郃說道:“那我就給鹿磐手書一封,讓其遇緊急之事聽你調配!”
“雖說兵符不能給你,但鹿磐一直都是個曉事的,也無需擔心。”
郭淮笑道:“全聽張公安排!”
……
五日後,下午時分,洛陽城南。
洛陽作為大魏都城,郊外一直以來都存在著不少獵場。
先帝曹丕在時,就經常與近臣外出打獵,還曾被鮑勳懟過。
而洛陽郊外獵場這麼多的原因,究其根本還是人少、田地荒蕪。經過數十年間戰亂和瘟疫的洗禮,人口仍需恢復。
曹睿難得起了興致,想要出洛陽遊獵一番。既然是出洛陽城,自然是要將曹真和司馬懿都帶著的,留衛臻在洛陽留守。
自從夏侯儒去襄陽頂替徐晃空缺之後,夏侯獻就接了中堅營,而宮中戍衛則由秦朗負責。
此番出獵,也是由夏侯獻引著兩千騎兵護送的。
上午時分從洛陽南門出發,渡過洛水和伊水之後,下午時分才到了洛陽城東南五十里處的大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