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說道:“既然陛下有此問,臣大略是信荀子的。”
曹睿點了點頭,他也猜到了司馬懿會如此說,隨即目光看向了董昭和衛臻。
董昭拱手說道:“臣附議,也信荀子的話。”
衛臻也是如司馬懿和董昭一般。
“大將軍呢?”曹睿看向曹真:“大將軍是相信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司馬懿與皇帝已經將此事說的明白,哪怕曹真再不求甚解,也明白幾人說的意思了。
曹真拱手說道:“臣也信人性本惡。”
曹睿輕輕點頭:“既然諸卿都相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若從賢良淑德來論,誰家又會說自家女兒不賢不淑呢?此事就無需論了。”
“至於外貌的美醜,”曹睿笑著說道:“你們總不會為朕選些醜的來吧?”
曹真也笑道:“陛下勿憂,這個大可不必擔心。若是誰要給陛下添堵,臣讓他提頭來見。”
司馬懿見皇帝心情不錯,於是也試探性的問道:“陛下,若是從士族及官員中來選,對士族的地域和官員的等級,是否也要限制呢?”
司馬懿此話問出,書房中也漸漸安靜了下來。
曹睿輕笑一聲:“既然都說士族了,朕要選哪些士族、不要選哪些士族,司空難道不知嗎?”
“從官員家中來選女子的話,就都從人在洛陽的官員來選好了。”
司馬懿拱手:“臣知曉了。”
就在四人慾要起身告辭之時,曹睿卻將他們都叫住了。
“諸位稍待。”曹睿說道:“朕剛剛還有一事忘記說了。”
“朕要選一人出使武昌,替朕來為孫權宣旨。朕記得黃初年間,替先帝冊封孫權為吳王的,正是當時的太常邢貞。”
“當今的太常常林常伯槐,似乎身體也不大好。”
曹睿環視四人:“朕要選一九卿去武昌,諸卿以為誰可擔此任?”
董昭聞言,連忙拱手說道:“陛下,臣雖為衛尉,但恐怕無力替陛下出使武昌了。”
曹睿擺了擺手:“董公要安生留在洛陽幫朕做事,朕怎麼可能讓你去呢?”
司馬懿說道:“既然太常、衛尉都不好去,光祿勳、廷尉、宗正、少府這四人的官職都不合適,大司農徐庶又剛剛上任。”
“目前太僕空缺,那麼就讓大鴻臚崔林崔德儒前去?此人弘量高雅,正好替陛下來宣大魏之德。”
曹睿卻嘆了口氣:“司空建議讓崔林去,但是崔林這人朕還是瞭解的,是個方正君子。”
“朕這次遣使去武昌,不是要派個君子和孫權你好我好的,而是要派個能夠宣揚大魏之威的能臣前去、替朕威嚇一番孫權的。”
“崔林,他不合適。”
司馬懿思考片刻:“陛下要讓使者何時出發?”
曹睿答道:“若今日能定下人選,明日出發就好了。與孫權無論是這般或那般,朕要儘快有個回覆。”
司馬懿道:“若如陛下所說,那就只能從洛陽選個兩千石前去了。”
兩千石……自漢末開始,軍隊中的將領的職級越來越高,堪稱通貨膨脹了。但文官之中的兩千石,卻還是如漢時一般金貴,一時間也並沒有許多人選。
曹睿想了片刻,抬頭看了看同樣在思索中的司馬懿,一時間突然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