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間,被豪門排擠、被官僚針對、被校事折辱之事數不勝數。甄后的三兄甄堯,也在黃初五年時鬱鬱而終。
不過,好在是熬過來了。
自從去年六月,甄后的親子、也就是當今的皇帝曹睿即位之後,甄氏之人一改往日的頹態,竟重新成為鄴城之中人人尊敬的高門了。
皇帝剛剛繼位的訊息傳到鄴城後,前往甄家送禮的車輛,就遠遠的排到五條街之外了。
有人歡喜有人愁。
甄家自然是揚眉吐氣了,但曾經欺負甄家的人、這半年多一直活在驚懼與不安之中,完完全全逆轉過來了。
當下,甄家嫡支年紀最長的男丁,正是文昭甄皇后二哥甄儼的兒子、甄像甄伯明。
二月的時候,甄像給朝廷上表、建議重修甄后的陵寢。表文送上去之後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數日之前,從洛陽有使者乘快馬趕來鄴城,稱司徒王朗即將親至鄴城負責此事。
上午時分,時年三十三歲的甄像,乘車來到了鄴城城中的校事府內。
如今鄴城,誰能不知甄家又是死灰復燃了?而且當今陛下在朝,連帶著甄像也成了皇帝的表兄。
區區校事府的屬吏,是萬萬不敢攔著甄像的。
甄像熟門熟路的走進了校事府的大堂,直接走到了鄴城校事都尉趙區的面前。
趙區見甄像來此,連忙起身躬身行禮。
趙區表情諂媚的說道:“甄兄何事親自至此?若是有事,遣人來與在下說一聲就是了。”
甄像之所以對鄴城的校事府熟門熟路,也是由於甄后被賜死之前、甄家被校事反覆調查,甄像也來了校事府不知道多少次了。
甄像冷冷的看著趙區:“我可當不得你‘甄兄’一稱!”
“趙區,自去年到今日,我也親自來了校事府有六、七次了。”甄像說道:“今日我再問你一遍,當年鄴城校事府的如何給先帝報稱文昭皇后心存怨望的?”
甄像哼了一聲:“如今你若說出,還是來得及的。再過數日,王司徒就要親至鄴城負責為文昭皇后修陵一事。到時我若請王司徒調查,可就不是今日這般了。”
趙區低著頭,眼神複雜的看著地磚。
當年郭後在洛陽得寵、甄后也只能獨自居於鄴城。
確實是郭後遣人到鄴城來,讓鄴城的校事府向洛陽彙報甄后所作的《塘上行》一詩,甚至還添油加醋的加了許多詛咒之言進去。
但……那可是在先帝面前最為得寵的郭後!
我一區區校事,又能如何呢?
趙區眼神黯淡的抬起頭,看向甄像:“甄兄來問了多次了,在下實在不知,甄兄請回吧。”
甄像也不說話,眼神如尖錐一般冷冷的看了趙區一眼,轉身就走。
甄像走了兩刻之後,趙區才在原地回過神來,長長的嘆了口氣。
趙區理了理衣領,轉身坐回了席上。
幾乎一刻都沒停頓,趙區用腰間拔出一柄短刀,鋒利的刀刃即刻抹過脖頸,鮮血止不住的噴湧而出。
趙區的身體緩緩栽倒,逐漸再也沒了聲息。
不過是一命罷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