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件事情,司馬懿和曹真都認為不僅僅是需要軍屯,也需要民屯,也需要得力的能臣來治理地方。若按照這樣的原則來看,豈不是需要一個既能作戰、又能管理民政的能臣在此?
曹睿在心中想了片刻之後,已經有了兩個初步的人選:王凌和賈逵。
至於進一步選擇哪一人來做此事,曹睿還未想好。若能與二人當面奏對時交流,想必會更加穩妥一些。
曹睿看向曹真:“大將軍,此番徵發的州郡兵現在都在何地?”
曹真想了想說道:“回陛下,此番共徵發了州郡兵三萬。”
“豫州刺史賈逵的一萬人此時都在皖城,作為大司馬的後援。這是由於賈逵在眾將中南下最早、還提前派人增援皖城的緣故。”
“青州刺史王凌的八千人、東莞太守胡質的兩千人、琅琊太守孫禮的五千人,共計一萬五千人由王凌所督,此時正在掛車處。”
“而兗州刺史王昶的五千人,和劉若的五千人一同在無強口大營。”
曹睿點了點頭。
賈逵和王凌二人是離的最近的。前將軍滿寵的軍隊也隨在自己後面回了壽春,傷亡太多沒有辦法。
曹睿環視眾人問道:“諸卿以為該用賈逵還是王凌?此二人與大司馬最近。”
眾人一時間都不說話。
曹睿面對這種情況也是輕車熟路,指著劉曄問道:“劉侍中,賈還是王?”
劉曄回道:“稟陛下,皖城此地在豫州之南,離青州甚遠。臣以為該用賈逵。”
曹睿沒有說話,接著指向辛毗:“辛侍中,卿呢?”
辛毗說道:“臣以為二人均可。如陛下之言,此地還是要由外軍來守的,和州郡兵是哪個州的並無多大幹系。”
下一個是黃權,黃權回覆道:“臣以為均可。”
等到輪到陳矯的時候,陳矯說道:“賈逵治政優於王凌,臣以為應選賈逵。”
曹睿接著看向曹真和司馬懿,二人紛紛表示均可。
且不說這些表示均可的人,單說贊同賈逵的劉曄和陳矯。
劉曄素來以看人精準出名,他所說的理由乃是賈逵更近。若遷移豫州民眾、或者將豫州屯田民到皖城這邊,由豫州刺史做顯然會更加方便。
而陳矯曾任尚書令,從政績的角度肯定了賈逵。陳矯的意思很清楚,同樣都能用兵,賈逵更擅長民政些。
曹睿此時已經大概有數了。看來面對這種敏感問題,還是人人回答、人人過關的方法比較管用,起碼不會推諉。
曹睿說道:“朕清楚諸卿各自的意思了,待朕思索兩日後,再確定最後的人選。”
又說了幾句話之後,眾臣紛紛告退。幾人從堂中走出去的同時,看到毌丘儉已在外面站了好一會了。毌丘儉年紀小、官職又小,給這幾位朝中大員行了一串的禮,方才進入堂中。
毌丘儉向皇帝行禮:“陛下有何吩咐要臣去做?”
曹睿坐在堂上看著毌丘儉:“仲恭,走近一些。朕有話要對卿說。”
毌丘儉也不遲疑,走到了皇帝的桌案之前。而曹睿也沒多說什麼話,將衛烈帶過來的書信轉了半圈,推給毌丘儉來看。
毌丘儉看後大驚失色,還沒等到毌丘儉說什麼的時候,曹睿就直接說道:“仲恭,既然卿看到此事了,朕就不把這封信給卿了。”
“拿著朕的符節,帶著此戰中繳獲的吳軍旗幟,到洛陽向朝廷、向宮中,大張旗鼓的替朕報捷!”
毌丘儉領命過後,曹睿又小聲的說了幾句:“朕不是曾經和卿討論過魏諷一案嗎?武帝在漢中之時,鄴城魏諷言辭惑眾,被先帝誅殺。”
“當時朕還不理解先帝為何要誅殺魏諷,魏諷也沒有這個本事造反。但朕現在想明白了,殺魏諷不為什麼,就是為了權威不能被冒犯這麼簡單。”
曹睿盯著毌丘儉的眼睛:“告訴衛師傅,朕要他殺人、要朝中見血!衛師傅如何去做,朕一概不論。”
“仲恭,聽清楚了嗎?”
毌丘儉面容堅毅的點了點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