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魯班一時急的跺腳,但終究也無可奈可。
……
十二日上午。
除了曹休領兩萬中軍騎兵、兩萬中軍步兵共四萬眾,先行向西邊的皖城方向進發而去,掛車之處剩餘的各軍,幾乎都在做著打掃戰場的工作。
激戰數日,魏軍的傷亡仍然頗多。
打滿全場、最早進駐掛車的右將軍朱蓋部,原本萬人的騎兵部隊,傷亡達到了近兩千。
而昨日被吳軍驅趕向東,直至潰散而逃的滿寵部原本一萬五千步兵,只收攏到了不到一萬人。後至掛車的外軍樂綝、徐庶所部一萬五千人,也損傷了將近三千多的數目。
只能說,雖然是實打實的兵敗而逃,但若能及時遇到援軍,戰場上的敗軍無處可去,絕大多數還是能回到原來的建制中的,只不過再戰就需要時間了。
曹休所領的三萬騎兵,昨日鏖戰一日,驅趕吳軍軍陣以及面對吳軍弓箭,竟也傷亡了近十一之數,損傷達到了約三千人。
賈逵的六千步卒,先是在無強口修築營寨,後是攔吳軍大軍於道,也傷亡了近一千。
只有後到戰場、被大將軍曹真所領的兩萬中軍步兵完好無損。此刻正在曹休的指揮之下,向西邊皖城進發而去。
而在山中阻攔吳軍的王凌等部,損傷情況還未報至皇帝處。
只能說,魏軍雖勝,但也至少傷亡約五千騎、一萬步,實在是頗為慘烈。
但與魏軍對比,吳軍則是要慘的多了。
昨日傍晚,在吳軍眾將紛紛衝入南邊丘陵中逃跑之後,約有近四萬吳軍被騎兵阻隔,而後在原地投降。
而逃入南邊丘陵中的吳軍約有兩萬左右,先後戰死的吳軍也有兩萬之數了。
毫不誇張的說,吳軍此次從皖城大營帶出來的八萬人,幾乎可以被認定為全軍覆沒了。
不過,吳軍眾將中還是有兩位將領讓人刮目相看的,那就是率兩萬軍突擊掛車的朱桓、以及在吳軍潰散後,獨自率一千多部曲向北衝鋒的潘璋。
朱桓死在了夏侯儒所部騎兵的衝刺中,不過按朱桓死處的方向來看,朱桓應該沒想逃跑,反而是向魏軍騎兵進行反衝擊。
而潘璋,則是死在了衛將軍曹洪所部的騎兵衝擊之下。在戰場之上戰死,本就是一名將軍的分內之事。
只能說朱桓潘璋二人求仁得仁,曹睿也下令將其二人的屍首帶回壽春、隨後厚葬。
而吳軍的其餘將領此時應該還在山中奔波跋涉。
掛車此地距離皖城九十里,距離皖口近百里,冬日又沒有輜重,真不知這些人能在山中待幾天。從無強口到掛車、再到皖城中間,此時也有成隊的魏軍騎兵梭巡。
更何況四萬魏軍此時已向皖城方向進發,東吳藏在山中的這兩萬人,又能躲藏幾時呢?
曹睿及諸位重臣,自然是在掛車大營中討論接下來的軍事分派。
司馬懿拱手說道:“昨日天色已晚,各部騎軍將吳軍就地圍住,令吳軍解除武裝後原地坐下。今日天亮之後,方才將其劃地關押。”
曹睿點了點頭。今日早就從俘虜的吳軍之處得知,皖城處只有萬人守軍,孫權在皖口也不過萬人。
曹睿說道:“諸位猜一猜,大司馬此去皖城,孫權會不會也去皖城了呢?”曹休的四萬人再去皖城,想必定不會如原本的歷史中被人埋伏,而定是會將皖城輕鬆解圍並且收復。
就連一向不苟言笑的辛毗,此時都微笑著拱手說道:“陛下,可還記得建安十八年元月,武帝在巢湖南下,隔江見到孫權軍隊之時,孫權給武帝的書信嗎?”
曹睿早就遍閱了曹操和曹丕的典籍,自然知曉。曹睿笑著說道:“可是那句‘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辛毗點頭稱是。
曹睿站起身來,背手踱步片刻,轉身笑著說道:“辛侍中,就由卿來替朕執筆。此次就不寫十六個字了,寫八個字即可。”
辛毗拱手問道:“臣敢問陛下,要寫什麼?”
“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曹睿揹著手緩緩說道:“朕今日就替武帝,將這八個字還給孫權吧。”
在場眾臣紛紛撫手大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