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琮、孫奐、潘璋,你們按次序隨在步騭和陳表之後。自有本都督率五千本部來為你們斷後。”
見陸遜要自己斷後之舉,身材魁梧、面有虯髯的潘璋第一個表示反對:“大都督,你當為中軍,讓末將斷後才是!”
陸遜微微搖了搖頭:“文珪,你在我之側,又何言是你斷後還是我斷後呢!且行且看吧!”
陸遜又認真的看了眼各位將領的面孔:“諸位,都各回本陣吧。待朱桓向西進發之後,各部再行進發。”
眾將紛紛領命而去。
掛車的地形自然險要。數日前,朱蓋第一次派先鋒來此探路的時候,就被掛車兩側山上埋伏的吳軍弓手射了一波。
更不要說王凌的一萬五千步兵已經佔據了掛車的險要之處。兩側矮山所夾的通路狹窄約有一里,若魏軍在其中列陣佈置,再多的吳軍一時間都極難攻克。
而朱桓,也確實即將在此地受挫。
朱桓率兩萬步兵剛剛脫離本陣,就被魏軍的騎兵從南北兩個側面夾到了一起。
王凌剛才已派人向東面的魏軍傳令,稱其已經佔據了掛車險要之地。
曹睿在和司馬懿、劉曄等人討論過後,認為此刻已經可以合圍,隨即讓騎兵加大了對吳軍軍陣從側面衝擊的力度。
此時,先前在東面賈逵軍陣之後整理軍列的朱蓋,又重新率軍回到了戰場之上。魏軍騎兵衝擊移動中的吳軍軍陣,攻勢也更加猛烈了起來。
而朱桓所部,在做出了極大的犧牲、軍陣外圈幾乎被魏軍刮掉了兩三千人命之後,方才到達掛車。
不過,見到掛車魏軍的部署之後,朱桓一聲長嘆,眼睛裡淚水幾乎要流下來了。
王凌說的沒錯,他確實率部佔據了掛車,也確實依據地利牢牢的將掛車守住了。
朱桓在魏軍騎兵不斷騷擾的前提之下,用平生最猛烈的攻勢攻擊掛車的王凌守軍,前後接近一個半時辰。不過不遂人意,始終未能攻下。
此時被魏軍騎兵圍繞住的吳軍大部,離掛車還有二里之遠。
日頭已經開始向西墜去,陸遜觀察到掛車東側朱桓的大旗還在,但是已被魏軍騎兵衝擊良久,顯然沒有辦法攻進掛車。
陸遜原本立起來的一絲信心,此刻又跌到了谷地。
此刻,擺在陸遜這位東吳名將、荊州牧、大都督面前有兩個選擇。
其一,是繼續向西行進,頂著魏軍騎兵如刮刀刮下血肉一般的反覆衝殺,前去與朱桓所部匯合。
但掛車之地確實難攻,若是天黑之前還不能攻下,此地這些吳軍將士們,一有追兵、二無營寨,恐怕要有全軍覆沒之危。
其二,是調轉方向向南進發。掛車之處本就偏南,而戰場正是一條狹長的平原形狀,北側是群山,南側是丘陵。若是將全部軍隊帶到丘陵中去,說不得還有幾分希望。
起碼到了山中,魏軍的騎兵發揮不了多少作用。若是穿過丘陵向南、雖然有近百里,但說不定還能到皖城、到江邊,有一線生機呢?
陸遜長嘆一聲,隨即搖動大旗,向各將領處派出傳令兵,通知各軍向南進發、進入丘陵之中。
陸遜的五萬人漸漸向南轉去,而一路跟在陸遜後面、統率五千騎兵觀察著戰場的皇帝曹睿一處,也立刻明白了陸遜的意思。
司馬懿捋著鬍鬚說道:“臣要恭喜陛下大功告成了。陸遜明知向西而不可為,只能轉向南邊進入丘陵之中了。”
“此地離皖城足有九十里,離皖口也有山路近百里,陸遜和他所率的吳軍,又怎麼能跑得掉呢?陛下定可全殲吳軍!”
不過,曹睿的表現卻全然沒有司馬懿一般興奮,反倒嘆息了一聲:“既然陸遜已經引軍向南有進山之意,下令騎軍各部不再殺傷,逼迫吳軍全部進山吧。”
“他們在山中又能待多久呢?至多一兩日,還是要來投降的。”
“都是大好兒郎,沒有死在與外族對敵的戰場上,而是死於內戰。既然吳軍敗勢已定,就不要再多殺傷了。”
司馬懿一愣,片刻之後,也是重重點了點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