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張首輔的同鄉,關係硬,才學高。
是五名檢討中,唯一一個參與到起居注撰寫的。
雖然他只是根據有關大臣的記錄,編撰萬曆元年、萬曆二年皇上的言動起居,但一旦前面的講史官有空缺,肯定是他第一個補上去。
他看上去不忙,其實一直在眾人看不見的地方努力著。
……
在大明做官,主打一個先拼命,再躺平。
從肝帝老朱開始,大明官場就開了個壞頭。
官員們皆以忙碌為榮。
發展到最後。
一些衙門的官員甚至是跟風值班,攀比加班,沒苦硬吃,漸漸變成了官場不粘鍋與頂級表演藝術家。
但翰林院的這些人,是真忙。
檢討廳這五人若抓不到特進機會在三到五年內升遷,就會被後面的庶吉士趕上來,到那時,仕途將會坎坷許多。
檢討們都如此刻苦。
修撰廳、編修廳的那群人就卷的更加厲害了。
這也來自於張首輔模範帶頭作用的影響。
張居正就是個工作狂。
翰林院所有官員的目標都是成為下一個張居正。
在沈唸的後世記憶裡。
除了紫禁城一下雪,張居正就要出來走一走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萬曆不早朝和張居正因勞瘁而死,然後被抄家。
他也想擁有張居正的權力,但卻不想擁有張居正的命。
沈念坐在桌前,桌上已放置著一摞文書。
有需要他檢閱簽字的,有需要他謄錄入庫的,還有需要他添補內容的……
翰林院雖有眾多謄錄的文吏。
但一些重要的奏章文書,是不能經文吏之手的。
他忙完這些,估計就要到午時了,午後還要到內書堂教書,公務非常充實。
當即。
沈念磨墨提筆,開始了新一日的工作。
不同於昨日沈念“上衙如上墳”的沮喪,當下的沈念則非常興奮,勁頭十足。
……
近午時。
沈念放下筆,望了前方一眼。
幹活最拼的趙用賢和王祖嫡,兩個時辰竟沒喝一口茶,沒有如廁一次。
這還真應了那句:四十來歲,正是拼命的年齡!
身體一直不是很好的劉克正不時站起,活動身體,練著官話。
劉楚先則是有公事外出。
沈念望向面前的一堆文書,思索著以後的路應該如何走。
躺平?
那是絕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