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鵬舉相邀喝喜酒
岳飛被十二道金牌召回,從此離開了抗金的主戰場。
開封附近的老百姓聽說岳家軍要離開,聞訊攔阻在岳飛的馬前。
一位老者上前說:“嶽大帥,我等戴香盆、運糧草以迎官軍,金人都知道啊。嶽帥,你們走了,金人一定會報復我們的!”
岳飛無奈,含淚取詔書出示眾人,說:“吾不敢擅留……”
於是,哭聲一片,原野震顫。
大軍撤至蔡州時,當地百姓要求與部隊一起行動,岳飛最終決定留軍五日,以掩護當地百姓遷移襄漢。
大軍班師鄂州,岳飛則往臨安朝見。北方忠義軍孤掌難鳴,金兀朮回到開封,整軍彈壓,又攻取了被宋軍收復的河南地區。岳飛在班師途中得知噩耗,不由仰天悲嘆:“所得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岳飛回到臨安,宋高宗趙構設宴款待,讚賞有嘉。可他食不甘味,什麼好吃的東西都是一下子倒到肚子裡,引不起舌尖上的半點愉樂。岳飛不再像以往慷慨陳詞,只是再三懇請朝廷解除其軍職,歸田而居。高宗以“未有息戈之期”為由不許。
後來趙構任命岳飛為副樞密使,表面升官了,實際上是明升暗降,奪了軍權。
岳飛心灰意冷,見兒子岳雲已大。這些年忙著打仗,還沒有娶媳婦,就張羅著給兒子娶親。
虎父無犬子, 岳雲自幼習武,12歲從軍,被父親岳飛編入部將張憲的隊伍中,當了一名小卒。他勤學苦練,可謂文武雙全,大有其父之風。
有一次,小岳雲與將士一起騎馬進行爬山練習,不小心馬失前蹄摔倒在地。
父親岳飛見了大怒,並指責岳雲說:“這全是平日練習不認真造成的,如果是在戰場上,豈不誤了國家大事?”
當即下令將他推出去斬首。眾將士急忙求情,念其年幼,岳飛最後還是下令將岳雲打了100軍棍。從此岳雲更加刻苦練習,練就了一副鋼筋鐵骨。
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16歲的岳雲隨父出征,去收復被金國佔領的隨州、鄧州等地。在這次岳雲 戰鬥中,岳雲手持鐵錐槍,衝鋒在前,勇不可擋,第一個登上久攻不克的隨州城。後又隨軍北征,收復鄧州。從此軍中皆稱他為“贏官人”(官人為宋代對男子的尊稱,“贏”此指常勝不敗的意思。
此後岳雲成為背嵬軍最重要將領之一。背嵬軍為岳飛親兵,岳家軍精銳,以8000餘名騎兵為主,戰鬥力極其強悍。
岳雲在歷次對金對偽齊作戰,以及剿滅楊么安定後方等戰鬥中屢立大功,卻多被父親隱瞞不報,岳雲毫無怨言。
紹興十年(1140年,金兀朮率軍南侵,以金國精銳在郾城與岳家軍大戰。岳雲身先士卒,率背嵬軍騎兵衝撞敵陣,挫敵銳氣,又反覆衝殺,為這場重要的主力決戰獲勝立下大功。
總而言之,岳雲在岳飛的**下,成為一員驍將,屢立戰功。
岳飛將兒子叫到書房,岳雲立正站著。
“雲兒,這又不是在軍中,不用立規矩。坐下,爹有重要的事和你商量。”岳飛和顏悅色地說。
“爹,有什麼事你吩咐就是了。”岳雲坐下來。
“你也老大小了,這些年老是打仗打仗,你的婚事都耽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