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暖陽。
蘇洵來到玉局觀。
觀內一個三清殿的側面懸掛著一幅張仙師畫像,那畫像前,好站著一仙風道骨的老道士。
蘇洵上前先是行禮,那老道長也回禮。
不知道長可否割愛將這幅畫送給我
蘇洵見那老道長沒有說話,便道:“不如我用身上的玉佩和你交換”。
那道道長點點頭,蘇洵捧著那畫高興的回到家,將畫安置於家中的佛堂裡,每日雞鳴,他便起來沐浴齋戒,焚香祈禱。
東京城,慈寧殿,劉太后正想著如何除掉范仲淹,卻沒想到的是,范仲淹已經派人給皇帝送去了辭呈,趙禎看都不看,便把他調離京師到河中府蒲州任通判去了。
二月寒風,飄雪。
歐陽修從人群裡終於擠了進去,在黃金榜上,尋找著自己的名字,在禮部省試中,歐陽修看到排名第一是自己,獲第一名,成為省元,也算是連中三元了。
是夜,書院的同學,為了給他慶祝,一起決定到天仙樓去,
歐陽修穿著新衣去赴約,在同學中,與之最大的對手,便是廣文館的同學,叫王君祝,才19歲。
在場的還有劉衝之、孫道卿、張子野,這個王君祝笑道:“既然歐陽兄這麼自信科院奪得狀元,不如把你的新衣服借給我們穿穿,也好沾沾喜慶氣兒”。
歐陽修有一不願,王君祝笑道:“難道你害怕”?
“我怕什麼,你想穿你穿便是,何必要用激將法”。
王君祝換上了歐陽修為自己做的狀元新衣便得意地說:“我穿狀元袍子啦,我穿狀元袍子啦,我穿狀元袍子啦!”。
歐陽修很是生氣走了出去。
四月,春花開,鳥語花香,草長鶯飛。
殿試在崇政殿如期舉行,時任主考官晏殊和歐陽修是同鄉,
趙禎看著歐陽修好像並沒什麼喜歡的意思,倒是對只有19歲君祝頗為好感,還現場為他賜名為王拱辰。
殿試放榜時,當日穿了歐陽修為自己做的新衣的王君祝真的得了狀元,授將作監丞、任懷州通判,榜眼是劉衝之,授大理評事,任舒州通判,探花是孫道卿,授大理評事任絳州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