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
周瑜言簡意賅,開口第一句就是狠話。
身為主將有沒有妙計都要有信心,否則容易影響軍心士氣。
孫權以為周瑜在裝,尷尬一笑扭頭與吳景眼神對視,好像在說:周郎以前也這麼狂嗎?還是說只在我面前這樣?
吳景讀懂了孫權的眼神,卻不知如何回應這外甥,於是沉聲提醒周瑜:“大都督不可大意,曹操不但兵力頗多,士兵的戰鬥力也不可小覷,陸勉麾下的五千部曲,被張遼、曹純三千擊潰,所以這是場硬仗。”
孫權連聲附和:“對對,去年也是這兩人支援壽春,他們帶來的虎豹騎裝備精良、戰鬥力強大,不說以一當十也能以一當五,不知大都督如何破解?”
周瑜笑了笑,從容答道:“曹操從剿黃巾開始起兵,麾下多是屍山血海中殺出的老兵,戰鬥力強悍不可否認,但善用兵者,揚長而避短,曹軍在陸上厲害,我們不用與其爭鋒,可想辦法引到水上作戰,或者用計用謀巧戰,比如斷其糧道,再比如”
“呵”
孫權用笑聲打斷,然後指了指吳景:“還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吳將軍曾言曹兵輕兵急進,所攜帶的糧草必然不充分,也提議斷糧亂其軍心,目前還在收集情報之中,看看在何地斷糧最合適。”
“其實斷糧只是策略之一,但是曹操很喜歡斷他人之糧,必然對糧道防守嚴密,用此計未必能成。”
周瑜沒有考慮孫權的心情,當著眾將先潑出一盆冷水,繼續剛才的話題:“陳蘭在紫蓬山用伏兵大敗夏侯惇,這種利用地形的計謀可以效仿,江東在水路有絕對優勢,更可利用戰船快速易移動的特性,用來調動兵馬或分散對方兵力,再找準機會發現兵力薄弱之處,最後集中兵力擊之,只需成功兩三次就能退敵。”
孫權針鋒相對:“倘若曹操不分兵?如之奈何?”
周瑜則十分篤定:“廬江這麼大區域,曹操既要攻打皖縣,又要分兵護糧道,還要防範我軍偷襲,他絕對會分兵的。”
“分兵歸分兵,薄弱未必薄弱。”孫權正色提醒:“要知道張遼、曹純只用三千人,就能輕鬆擊潰陸勉五千,稍微排程不慎,我們又要損兵折將,江東的底子太薄,可經不住這樣消耗。”
周瑜頷首肯定,對曰:“主公所言不差,所以尋找機會很重要,若實在找不到機會,我們就只能堅持耗下去,曹操今年突然對淮南用兵,袁紹定然不會放過機會,只要能夠堅持一段時間,曹軍不攻都能自退。”
孫權眉頭緊蹙,沉聲說道:“我們堅持多久都行,哪怕退回長江對岸也可以,但別忘了伯海(孫河)還在皖縣苦守。”
“唉,形勢所迫,這也沒辦法.”
周瑜一聲長嘆,來巢湖的路上就準備放棄孫河,理智告訴他不能為了一個人,而把整個江東都拉下水。
見到周瑜落寞的表情,孫權心中生出莫名的爽感。
他先是看了吳景一眼,然後又對周瑜玩味說道:“大都督,我這兩日思得一計,或許可解廬江危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