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在古代帝王中,算是比較出名的亡國之君,龍驤因為影視劇作品的關係,也對他有較為深入的瞭解。
一個出生就失去生母,被祖母養大的皇子,一個一生都被權臣掌控的傀儡,中途雖然有過反抗心思,但政治手段略顯生澀。
劉協長期被權臣控制,能有所作為的機會太少,只能說算不上昏君,但絕對不是力挽狂瀾的明君。
他與同時代曹操、劉備、孫權、袁紹等人,政治能力差距有天大差別,甚至不如劉禪會隱忍,也沒有曹髦那樣的血性。
換成後世女性拒絕語,可評價劉協為:你是一個好人。
好人對於他人友善,對於自己多是吃虧,骨子裡其實懦弱不爭。
平民不爭可為民,皇帝不爭則亡國。
龍驤短暫思索後,反問:「如果沒有趙高弄權,秦二世會不會成為明君?」
「啊這.」
禰衡拈鬚變得沉默,龍驤把劉協比作秦二世,那能有什麼好的評價?自己之所以喜歡劉協,主要是因為長安那次「科舉」,天子給了寒門學子一個機會,才有士為知己者死的想法。
與來到合肥的流民一樣,亂世裡找到吃飯的地方,合肥無論是稅收還是徭役,都把黔首百姓當人在看,不像其它諸侯把底層百姓當牛馬,所以都對龍驤感恩戴德。
合肥流民對於龍驤,與禰衡對於天子劉協,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後者給了前者階層以希望,希望比金子還珍貴。
見禰衡皺眉不答,龍驤補充解釋:「自古明君,哪有順風順水?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當今天子連曹操都對付不了,實在是.庸碌」
禰衡黯然對曰:「曹賊勢大,以將軍之見,漢祚將終乎?」
「天下劉姓多矣,說不定有人能挽大廈將傾?王莽的權勢夠大了吧?他都已經完成代漢為新,最後不也敗在世祖光武皇帝之手?只要心中有光,就有希望。」龍驤正色點頭。
禰衡聽到光字,突然眼前一亮,忙拱手追問:「將軍心中有光?」
「當然有。」
見龍驤點頭肯定,禰衡又繼續:「敢問光在何處?」
「嗯?」
龍驤心說咱們熟嗎?交淺言深乃交友大忌,他本腹誹禰衡的直接,卻轉念想到對方狷狂,旋即虛職殿外,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
「煌煌炎漢,有光在天。」
禰衡聽到龍驤的答案,馬上明白自己剛才過於唐突,但能感受到龍驤心向漢室。
這些年,禰衡去過不少地方,曹操、劉表、黃祖、孫策、孫權,眾諸侯各為私利相互攻伐,沒有真正匡扶漢室的人,更沒有像龍驤般善待百姓。
忠義在民間,禽獸居廟堂。
好一副諷刺的畫面。
禰衡天人交戰時刻,龍驤打斷其思緒,好奇問道:「禰先生,你的第三問呢?」
「在下這幾年穿州過郡,每到一處皆被奉為座上賓,唯獨到了將軍之合肥,才切身體驗到生民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