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這屬於救場頂替...
林遠之所以準備解下這個角色,一方面是林遠想憑藉這部戲,看能不能跟光線搞好關係,方便以後拍電影的時候拉投資。
雖說林遠不想跟資本繫結,但不代表不需要投資。
而且,一部劇從籌備、拍攝、製作後期,到發行、宣傳,是需要很多公司一起合作的,除了幾十年前的國營製片廠,沒有哪部商業片,是單一家公司就能搞定的。
更遑論遠方影視這種只有寥寥幾個人的小公司。
光線這種除了賺錢,其他並不在乎的上市企業,是林遠最喜歡的。
前世,光線就投拍了徐爭的《泰囧》、鄧朝的《分手大師》、蘇友朋的《左耳》等轉型導演的處女作。
說明比起其他影視公司,光線並不在乎導演的資歷。
只要光線認為能賺錢的,就會投資!
而且,光線對投資的影片,除了發行和宣傳,在製作階段並不會進行太多的干涉,也不屑於像其他資本那樣,靠繫結流量明星賺錢。
另外,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那就是,前世,林遠一直在表演話劇,根本沒接觸過攝像機。(在學校裡拍的學生短片不算。)
如果一上來就出演戲份很多的主角,林遠也沒什麼信心。
宋徽宗這個角色戲份不多,但群戲不少,正適合林遠拿來練手,把林遠前世所學的戲劇表演技巧好好消化掉。
...
決定之後,林遠就讓方瑤聯絡光線的負責人,商討後續的簽約事宜及進組時間。
在方瑤去聯絡光線的負責人的時候,林遠又開啟另一份策劃書看了起來。
第二份邀約,是江浙衛視新推出的綜藝——《跑男》
這個綜藝是從泡菜國買的版權,還租借了泡菜國原版的攝製組。
因為購買版權和租用攝製組的投入比較大,江浙衛視的收視壓力也很大。
之所以請林遠,不只是因為他的人氣很高,更是看中了他曾在泡菜國出道,會說韓語,能夠更方便地幫助攝製組,向其他嘉賓傳達攝製組的意圖。
所以江浙衛視給的酬勞也很高。
單季15期節目,居然給林遠開出了800萬的出場費!
(第一季預算少,就連隊長鄧朝也只有1000萬)
雖然還遠達不到某人日薪兩百萬的高度,但一期節目五十多萬出場費,已經著實不低了。
穿越之前,《跑男》這個國民綜藝因為缺乏創新、觀眾審美疲勞和固定嘉賓出走,收視率和評分一降再降。
但《跑男》的前四季,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完全配得上“國民綜藝”的稱號。
雖然有很多人會認為,演員上多了綜藝之後,觀眾看他演的影視劇時,會很容易出戏。
就像鄧朝,人家在《影》這部電影裡,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先是增重十多斤,練出八塊腹肌演了“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