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他也在想法辦法,再這樣下去不調走就得退二線。
王康德對權力有很大的執念,退居二線和他要命沒什麼區別。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將楚振輝拉下臺。
官場波譎雲詭,局勢瞬息萬變,一切皆有可能。
就在昨天王康德接到了李德成的電話,希望能在量刑上幫幫李德業,現在看來這事還真有點麻煩。
“楚書記說的對,打鐵還需自身硬,內部不能再出問題了。”
趙建偉義正言辭地說道。
因為錢繼同的關係,趙建偉在市常長委中地位也是水漲船高。
見沒人說話,趙建偉繼續道:“礦難家屬賠償的問題,各位有什麼看法?”
“這次礦難,主要負責人應該是李超,可以讓家屬刑事附帶民事賠償。”
新調任的常務副市長周正川開口說道。
周正川是從江北市調過來的,他的背景趙建偉還不太瞭解。
“你的意思,鎮政府一點責任都沒有?”
趙建偉反問了一句。
“開了這個先例,以後麻煩事會很多。”
周正川不急不緩地說道。
“周副市長說的也有道理,這個先例不能開。”
王康德這麼說是有他自己的想法,責任都推到李超身上,李德業的量刑就會輕一些。
“這個事再議,等等結果再說。”
楚振輝清咳一聲繼續道:“繼續下一個話題,關於陳啟明……”
……
遠在大堰鎮的陳啟明,感受不到鶴山市官場的山雨欲來。
他正忙著和譚秋雲商量下一步的計劃,從市裡調幾個礦業方面的專家。
一是評估煤礦的產量,二是安全生產。
譚秋雲動用關係,從市裡調動了兩名這方面的專業,說是明天上午就能到。
“真的不再等一等?”
譚秋雲看向陳啟明問道。
“等什麼?等胡科?還是等林濤他們交資料?”
陳啟明反問。
“當然是後者。”
“你指望他們送資料?開什麼玩笑。”
陳啟明說完自己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