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四郎不能相信,整個江南這麼多鹽場,靠著北海縣一個鹽場就能補上缺口?
白善見他神色震驚懷疑,便解釋道:“不止我們北海縣,還有壽光縣,萊州和登州好幾個臨海的州縣現在都在曬鹽。”
白善用曬鹽法換了好多東西,比如萊州的船,登州的客商資源,滄州的人口等等。
凡是北海縣缺的,他都換,更不要說為了建設龍池碼頭,他還需要大量的木料,這其中一大半是他買的,還有一小半則是滄州那邊的刺史送的。
那邊的好木頭還挺多。
週四郎聽得一愣一愣的,然後捂住胸口驚歎道:“這得多少錢啊?”
碼頭和鹽場,最有錢的兩樣都在北海縣裡了。
周滿道:“那也是朝廷的錢,連陛下和太子都動不了,不過今年的錢應該夠建碼頭了,明年我們北海縣就很富裕了吧?”
只要一想到這個她就很喜滋滋。
白善扭頭看她,“我還沒來得及告訴你吧,朝廷已經決定鹽鐵專賣,以後朝廷不再徵收鹽稅,所有官鹽都由各地縣衙配合鹽運司售賣。”
他道:“各地價格雖因運輸成本不一有所差異,但不會相差很大,所有鹽到達地方後可放量給雜貨鋪,價格由鹽運司和縣衙共同議定,其價格不能高於成本的百分之五。”
周滿:“啊呀,那以後我們吃鹽會便宜很多了呀。”
週四郎有聽沒有懂,問道:“那是多少錢?”
白善道:“假如一斗鹽從生產到運輸,所有的成本都算在內,到地方後是五十文一斗,那麼售價不能高於五十二文半。”
週四郎呆呆的:“現在鹽價不是一百一十文一斗嗎?”
白善微微一笑道:“會降下來的。”
白善說的沒錯,價格的確會降下來,現在鹽運司還沒接管鹽政,依舊由各刺史府和各縣衙主管,此時價格就已經有所下降。
或許是怕上一季度的意外再次出現,明明白善才讓人送鹽出去兩月,還沒到下一季度購買的時間,各地已經有采買的官吏找上門來。
重新修繕擴大過的驛站迎來了一波客人,驛丞熱情的招待了他們。
雖然他們住宿是免費的,但縣衙付錢啊。
白善也歡迎他們,雖然他們在驛站裡吃住是免費的,但他們帶來押運官鹽的鏢頭和工人不是免費的啊,而且誰來出公差,還是友好公差會一直窩在驛站裡吃住?
他們的到來讓北海縣看上去更繁華了一些。
白善直接帶他們去參觀了一下縣裡的織造坊,現在女工們紡織和裁縫,包括刺繡都有模有樣了,做出來的衣服和布料都很不錯。
採買的官吏們一臉懵逼的跟著白善走了一遍,甚至還被帶到農場裡看了一圈他們養的豬、養的雞鴨和種的瓜果菜蔬,以及水稻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