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報裡面提到的第三件重大事情,就跟華萊士有關。
在幾個小時前,當地時間19日上午,華萊士在聯邦巡回法庭的幾名法官的見證下,在金灣宣誓就任聯邦總統。
顯然,此舉完全符合紐蘭聯邦的法律。
不過,問題也出在這裡!
在華萊士宣佈就任總統之前,所有關於洛福斯病逝的訊息都只是傳聞,華城那邊並沒有公佈任何相關訊息。
也就是說,洛福斯逝世的事情還沒有得到官方承認。
在法律層面上,紐蘭聯邦的總統依然是洛福斯!
總統還沒有死,副總統宣誓就職,肯定不具備法律效力。
這就是黑爾厲害的地方。
不管怎樣,黑爾跟洛福斯混了10年,政治手腕絕對不是華萊士這種保守派政客所能比擬的。
只是,華萊士並不是不知道這其中的厲害關係,是別無選擇。
黑爾為什麼要“秘不發喪”?
顯然,等到華城的局勢穩定下來,黑爾就會以國務卿的身份,拿戰爭時期的特殊情況做理由,讓華萊士先返回華城,並且在灰宮,或者是國會宣誓就職,以此確保聯邦局勢能保持穩定。
關鍵,這是一個無法反駁的理由。
此外,也不會耽擱太久,也許在19日或者20日,來自國務院的信函就會透過地方政府送到華萊士的手上。
問題就在這裡。
在收到黑爾發來的訊息之後,華萊士是回去呢,還是不回去?
毫無疑問,不管是回去,還是不回去,結果都一樣。
回去,他肯定會死在半路上。不回去,就等於主動放棄總統寶座。
正是如此,華萊士才得趕在黑爾發來電報之前宣誓就職,然後以合法總統身份動身返回華城。
顯然,總統與副總統的差別大了去了。
總統是紐蘭軍隊的最高統帥,所有紐蘭軍人都得聽從總統的調遣。
而副總統,連屁都不如。
也就是說,在正式宣誓就任總統之後,華萊士就能調動軍隊,至少能夠讓西海岸的軍隊聽從他的指揮。
關鍵還有,除非黑爾能廢除他的總統職務,不然在以聯邦穩定為重的前提之下,就只能接受既成事實。
可見,華萊士急著宣誓就任聯邦總統,主要是為了自保。
至於要不要坐上總統的寶座,或者說在成為總統之後要做些什麼,這個一直遊離在決策圈外的副總統,顯然沒有想清楚。
不過,這也是關鍵所在。
此外,這也反映出紐蘭決策層存在的問題,或者說是洛福斯把華萊士擋在決策圈之外的必然結果。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黑爾的擔心其實有點多餘。
讓華萊士回到華城,並住進灰宮,又能怎麼樣?
大戰已經進入到第四個年頭,紐蘭聯邦參戰也2年多了,效忠於洛福斯的主戰派掌握了所有實權職務,只是一個溫和派總統,根本不可能改變什麼,更別說頂住聯邦政府與國會的反對繳械投降。
如果是洛福斯,那麼總統就是擁有絕對權威的最高統帥。
要換成其他人,總統也不過是一個類似於雕塑,或者其他性質的圖騰,更像是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旗手。
沒實權的總統,其實連圖騰都算不上!
說句不太客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