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之後,薛遠征還重重的嘆了口氣。
劉長勳也嘆息一聲,不過沒接話。
“我們剛剛解決戰略方向的問題,用攻打波伊國來穩住陸軍,並且給海軍安排了足夠的任務,局面暫時還不會出現一面倒的情況。哪想到,這還沒緩過氣來,紐蘭軍隊就朝我們的軟肋來了一下。”
“或許是巧合。”薛遠征說了那麼多,劉長勳不好繼續保持沉默。
“你相信巧合?”
劉長勳很無語,不過沒跟薛遠征鬥嘴。
“如果真的是巧合,自然是再好不過。我擔心的是,這不是巧合,而是跟我們內部某股勢力有關。”
“首輔……”
“我也不願意承認,可是我們必須要面對困境,勇敢承認與接受現實。”
劉長勳稍微遲疑了一下,才說道:“就算我們相信這是真的,也沒有辦法證明,更別說找到證據。”
“不管怎麼樣,此事必須查清楚。”
“現在的情況……”
薛遠征的目光轉過來的時候,劉長勳識趣的閉上了嘴巴。
其實,在過來之前,劉長勳已經想到。紐蘭軍隊在這個時候向奧洲部署轟炸機,還派轟炸機執行佈雷任務,試圖用水雷封鎖獅泉海峽,有明顯的針對性,很有可能就是獲得了可靠情報。
簡單的說,帝國內部有叛徒。
就是因為產生了這樣的擔憂,劉長勳才連夜來首輔官邸找薛遠征。
顯然,薛遠征早有類似的懷疑了。
要說的話,其實就是綏靖份子在搞鬼。
在根本上,就只有一點。
如果帝國海軍必須出兵攻打奧洲,那麼在巨大陸的戰爭結束之後,也就是在擊敗了駱沙聯邦之後,說不盯就能逼迫紐蘭聯邦投降。到時候,紐蘭聯邦多半會提出拿奧洲與西南東望洋換和平。
在這種局面下,即便薛遠征堅持,也未必能讓戰爭繼續下去。
不要忘了,即便是在始武大帝與陳炳勳的時代,帝國的最高目標,也不過是攻打佔與領奧洲大陸。
如果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奧洲,並統治半個世界,為什麼還要打下去呢?
如此豐功偉績,哪怕還沒有超過始武大帝,也相差不大。
就像前面說的,這只是暫時勝利,戰火併不會因此熄滅,只是被壓了下去,在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後重新爆發。
那麼,在過20年或者30年,帝國能再一次取得勝利嗎?
不說別的,在戰前擬定的規劃中,都是以徹底擊敗西方列強的同盟集團為目的,以取得大戰的全面勝利為目的。
半途而廢,絕不是薛遠征的作風。
要想避免半途而廢,首先就需要消除內部威脅。
在某種意義上,能讓帝國倒下的,也只有內部隱患。
“這件事,你回去安排。我親自找彭懷勝,拿陸軍的作戰行動當誘餌。獲得證據後,再一網打盡。”
“需要我們做什麼?”劉長勳站起來,知道薛遠征說這些話,表明談話已經結束了。
“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必須確保進軍波沙灣,攻打基布要塞的行動按照計劃進行,絕對不能有半點耽擱。”
“行,我馬上回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