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盛秦及有先見之明地命人在東晉境內城鎮傳播訊息,此刻果然起到了作用。苻丕一邊簡略地說著各地反饋的情報,宣威校尉王國安則將一疊紙頁交給張公公,再由張公公轉呈秦皇,這些則是詳細的情報了。
秦皇一邊聽苻丕簡述情報,一邊快速翻閱這手中的詳細情報,兩相印證,終於落下了心中最後的一塊石頭,不禁喜道:“這裴盛秦,真乃朕之麒麟兒也!”
秦皇與裴元略做了幾十年的君臣,感情深厚,在以前也是將裴盛秦當做子侄輩看待的。此時欣喜之下,呼一聲麒麟兒,雖有些不妥,卻也不算太過分。
百官此時才得知,秦皇並沒有傻傻的等著聽他們分析,在得到捷報的第一時間,秦皇便已下令大皇子外出驗證真偽。聽大皇子說起沿途訊息,便知攻下會稽之事大概不會有假了。如今秦皇這一句麒麟兒的讚歎,更是給這件事情板上釘釘。
裴元略父子奪下會稽,是真的!
拿下會稽,真要說有什麼大的實際作用,那是沒有的。會稽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這座孤城的實際用處,而在於他的政治意義。這次前秦伐東晉,秦皇打起的旗號便是“登會稽而朝諸侯”,換句話說,打仗只是戰術過程,拿下會稽才是戰略目標。如果沒有裴元略父子拿下會稽,那麼這次南征帶給前秦的就只有淝水戰敗,王師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傳回國內,那是要引發天下動亂的。但拿下了會稽,結果則又不同,
一旦拿下了會稽,前秦雖在戰術上受到了淝水之敗,但卻實現了最初制定的戰略目標!陛下說要打下會稽,王師便拿下了會稽,大秦朝不還是那個戰無不勝的大秦朝麼?雖說在淝水死了些人,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南蠻在淝水暗算了王師又如何,朝廷要拿下會稽,南蠻不照樣毫無反抗之力麼?
哪怕會稽不能長久的守下去,哪怕裴盛秦在捷報末尾已經寫明瞭守不住會棄城出海,繞道徐州登陸歸國。但佔領了就是佔領了,哪怕是佔領了幾天那也是佔領。這樣一來,前秦這次南征便從“損兵折將,無功而返”的慘敗變成了“損兵折將,大功告成”的慘勝。一字之差,對局勢的實際影響並不大,但傳回國內帶來的反應卻是天差地別的。慘勝,不也是勝麼。大秦朝勝了,真真正正的勝了!王師順利攻破會稽,凱旋而歸,這訊息傳回國內,誰還敢起異心,誰還敢起兵造反?
朝堂上的明眼人都能看出,這一封小小捷報,挽救的是整個大秦朝的國運!
如今整個大堂裡,最紅光滿面的不是秦皇,而是楊定!楊定以前一直瞧不起自己那弱不禁風的妹夫,在他看來,裴盛秦就是個家世好些的小白臉。只因楊詩意喜歡,楊定這才咬咬牙認了下來。但這次的捷報,徹底改變了楊定的看法。
自古以來,衝鋒陷陣的猛將常有,運籌帷幄的良帥難求。自己這沒過門的妹夫,分明是個帥才啊!
群臣之中,楊定率先開口道:“陛下聖德廣佈,天下歸心。大秦江山,斯萬萬年!”
這時候自然不能吹捧裴盛秦的,要吹捧也只能吹捧秦皇,功勞也得往秦皇身上拉。
百官回過神來,都暗暗惱恨怎麼讓楊定這莽漢搶先了一步。紛紛不甘落後地恭賀道:“陛下聖德廣佈,天下歸心。大秦江山,斯萬萬年!”
這一聲聲的,喊出了氣吞山河的氣勢,這還是淝水戰敗後,前秦的百官說話第一次這麼中氣十足。而此時,早有無數太監分為多隊,沿各個方向飛奔而出,一邊跑一邊一次次重複著捷報:“朝廷大獲全勝,王師已入據會稽,不日凱旋而歸!”
於是外面同樣響徹起一聲聲“萬勝”的高呼。帶甲數十萬,如虎嘯龍吟,氣吞山河,一改近日來的壓抑氛圍。
拓跋珪同樣隨著人群一同恭賀,臉上做出喜氣洋洋的笑容,只是那笑怎麼看都像哭似的。此時他心中已經暗暗記恨上了壞他好事的裴盛秦。
歡騰過後,等到大堂內稍稍安靜一些,秦皇這才似笑非笑,慢悠悠地說道:“這次大小裴卿一共上了兩紙文書,一封捷報,眾卿家都知道了。除了捷報之外,還有一道彈劾。”
大小裴卿,這明顯是指裴元略父子了,稱裴元略為卿家是應該的。但裴盛秦小小一個羽林郎,卻也被大秦皇帝稱之為卿,可見此時秦皇對他是多麼重視。但百官最在意的顯然不是秦皇對裴盛秦的稱呼,秦皇所說的那道彈劾。
百官們從先前的捷報就看出不是裴元略寫的了,裴元略那大老粗哪有如此文筆與心細,想來這些都是裴盛秦寫的了。此時裴盛秦在百官心中,已是個智勇雙全,悍不畏死的少年名將了。
彈劾文書?裴盛秦才剛剛嶄露頭角,他這是要彈劾誰?
拓跋珪此刻怒火中燒,早已在心底將今日之事責任統統推給了裴盛秦,恨不得將裴盛秦千刀萬剮。都怪這該死的裴盛秦!他居然敢精忠報國,他居然敢為國而戰,他居然敢拯救國家!他分明是和我拓跋珪過不去!哼,我拓跋珪定要找個機會收拾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裴盛秦,讓他父子都永世不得翻身!
此刻拓跋珪正想著如何找機會在秦皇面前進點讒言,誣陷誣陷裴盛秦。忽然被秦皇提到的彈劾勾起的興趣,便不由豎起耳朵,打算聽一聽那裴盛秦這是要彈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