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頭,你的回答很不錯啊,老夫很是滿意,說吧,你想要什麼獎賞?是要糖果子?還是想要銀錢?”
季南笙撫著鬍鬚,和顏悅色的問陶四喜。
陶四喜知道自己投桃報李報對了,強忍著激動,她搖搖頭:“先生,我不要糖果子也不要銀錢,只求先生能教我學問。”
“嗯?”季南笙以為自己聽錯了。
目光再次打量著陶四喜。
面前這小丫頭看起來不過十歲出頭的年紀,黑黑瘦瘦的,身上穿的粗布衣裳也是補丁打補丁,一看就是窮苦人家的孩子。
“你為何想要做學問?”他忍不住問道。
陶四喜一臉認真的道:“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糖果子和銀錢很快就會吃完花光,而學問卻能讓人明辨是非,開拓眼界。”
“我曾聽村裡一個老童生說過,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我雖是女子,卻也想求得學問,將來總有用武之地,求先生成全!”
她往後退了一步,雙手作揖,俯身拜了下去。
季南笙眯起了眼,眼角眉梢盡是讚賞。
想不到在這窮鄉僻壤,竟能遇到如此聰穎好學又尋求上進的女娃娃。
“好,我答應你便是!”他道。
聽到他的應允,陶四喜驚喜抬頭。
“先生,我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我家中還有一個幼弟,爹孃在外勞作,弟弟大多是我來照看,求先生成全,讓我帶著弟弟同來求學!”她又道。
季南笙笑了笑,“好,老夫成全你們姐弟便是!”
……
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一宿,隔天早上還在下。
早飯後,老陶家的爺們沒法下地幹活,便聚在飯堂裡抽旱菸,說閒話,談論著過段時日春耕的具體事宜安排,。
除去一大早便跟村裡幾個嫂子進山採蘑菇的陶大蘭,老陶家的其他婦人們都端著針線籮筐來了飯堂,邊做針線活邊聽男人們閒聊。
陶三霞乖巧的伏在馬氏身旁,幫馬氏穿針引線。
陶四喜和陶二雲姐妹湊在一塊兒小聲探討繡花樣子,範氏則打著鞋底子。
就朱氏是個閒人,坐在那裡磕著瓜子,目光到處亂瞟。
掃到範氏的針線籮筐,她突然湊了過來。
一把撈起壓在底下的兩塊已裁剪出形狀的布頭在眼前打量。
一塊是青藍色的,還有一塊是秋香色。
“大嫂,你這是打算縫啥呀?”朱氏好奇的問。
範氏看了眼那兩塊布頭,笑了笑道:“縫書包呢。”
“書包?”朱氏目光一亮。
“哎呀大嫂,你真是太有心了,竟還給我家大明縫書包,那小子皮實,一隻書包沒挎兩天就給弄髒了,我正尋思著再給他多縫兩隻,好換著挎呢,你這就給縫上了倒省了我的事兒……”
朱氏抓著那兩塊布頭笑得滿臉喜慶。
“就是這秋香色的布頭太過秀氣,我家大明是個小子,背不得這秀氣的書包,大嫂你要不再給換塊料子咋樣?”
範氏微微漲紅了臉,小聲解釋道:“二弟妹,你家大明若是缺書包,回頭我再給他縫一隻就是了,你手裡這兩塊布頭,是我給大平和四丫頭準備的。”
朱氏一時愣住了。
馬氏也停下了手裡的活計,扭頭朝範氏這邊看來:“他們兩個又不念書,要書包做啥?淨糟蹋那布料子,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