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是自暴自棄的退了,但諸人王跟西王母卻就此接過了戰場。
張珂得同時面對四位人王,崑崙之主以及蠻荒戰神的圍剿。
他雖不懼,但已經失去了“暴漲”契機的自己,短時間內無法衝破這六圍一的牢籠,而他留的臺階現如今就捧在大禹手中,局勢因此也被推到了一個死角。
是順勢再推高虎魄的存留上限然後見好就收。
還是說當真不管不顧的將此事做絕.
權柄跟理性之間的衝突讓他一時間略有些猶豫,但既然上好的靶子都送到眼前了,他也絕對不會坐視機會溜走。
對長輩們的些許愧疚可以容後再說。
但像這種群英薈萃的場面可不多了!
(反正,當初打著教孩子的名號,在場的老登裡沒幾個能控制得住的,現在自己名義上發瘋,那控制不住也實屬應該?)
如此,張珂心念一動,隨後衝鋒上前。
下一瞬間,手中的兇兵化作吞天的長虹!
“轟!”
空間破裂,一把赤金色的寶劍跟橫掃而來的虎魄撞在一起!
在這滿目瘡痍的大地之上,刀劍碰撞的金鐵交擊之聲彷彿末日的高歌一般,無形的聲浪自天穹迸射掃向四方,所過之處遇山平山,遇水斷流。
前一刻還略微有些起伏的山川,此時在沖天的煙塵下化作了仿若鏡面一般光滑的平面。
山體斷裂,江河橫斷,殘存的土石,流水在失去了山水脈絡的束縛下崩的崩,流的流,北山經的災厄更是順著牽連到其他三山經,大量的物質不斷被擴散的煙塵席捲,隨著滾滾風暴彌散四方。
而在戰場中心,一個龐大的身軀正踩著沉重的步伐連連後退,顫抖的手臂更似是無法握住手中的寶劍。
他試圖用法力強行抵消傾軋在自己身上的無匹巨力,哪怕為此他會付出一些代價。
但在軒轅看來這是完全值得的——觀眾當了這麼長時間,他們也知道了虎魄的效果是些什麼。
一如干戚一般,是一柄能透過戰鬥不斷給與持有者全面加成的兇兵,且更讓人注意的是,它不會因殺戮而折損已加持的效果,雖然打心底大家都認為哪怕是至寶也不至於每次碰撞便能積累效果且永久儲存。
但同樣的效果,非至寶跟至寶之間的差距可謂雲泥之別。
沒人知道這疊加的強化是持續一天,兩天,還是說這場戰爭,亦或是更久。
但唯一被公認的是,面對拿到了虎魄的張珂絕計不能跟他玩什麼神通法術!
更準確的來說,神通法術只是輔助,最主要的是必須得跟他當面硬碰硬。
雖然這麼做是給虎魄白送強化,但只有足夠烈度的近身搏殺才能牽制得住張珂的精力,才不至於被對方揮舞著兇兵以抵抗法術的取巧方式強奪強化層數,同時施以神通將其限制並一錘定音。
這是最危險的方法,但凡搏殺之中稍有不慎便容易被一刀砍退而後讓其肆意發揮。
但同時也是他們能想得出最有效的解決辦法!
同理,圍困的人選之中,女媧跟西王母偏向法系,唐堯雖然脾氣暴躁但也是個神通法術為主,搏殺為輔的角色。
唯有自己,以搏殺技藝贏得了王位,後又補充法術跟各項能力。
與他一同的雖然還有大禹跟應龍,但後者抱著帝尤的腦袋,前者距離深入戰圈還有一瞬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