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滅!
屠戮!
焚盡!
那矗立在破碎的封印空間中,撐天立地的宏偉身影就好似某個脫離牢籠的兇猛野獸一般,沒有任何求存畏縮的想法,更沒有任何權衡利弊跟檢查的思考,他只單純的攻擊著一切阻攔在他面前的事物。
而也正是如此。
因心有顧慮從而在兩次拼殺中落了下風被蠻力狠狠的摜進了崩裂的地層的帝俊只勉強將小金烏庇護起來,之後還沒來得及有任何的動作,緊接著那撕破天穹的刀光便再次直劈而下!
在這一剎那,天地都好似發生了扭曲。
暴虐的刀光湮滅這下劈軌跡上所遇到的一切有形無形之物。
狂暴且兇戾的轟擊尚未臨近地面,那逸散的餘波便已經泯滅了周遭的一切,似是水波盪漾一般毀滅著這片正在破碎的封印之地。
外界的目光雖然注意到了這封印之地的變化。
但也僅僅只是注意到而已!
破裂的空間,崩裂的神力,三股交錯在一起的法力將這個從另一片天地臨時挪來的空間完全攪成了一片混沌,任何的力量想要穿過其間都得承受三方力量的圍剿。
雖然這些殘存的力道並非本體,但也足夠將他們的好意,祂們的救援變成無用的馬後炮。
此情此景,已超出了伏羲原本的預料。
又或者說,他百試百靈,謀劃萬物的謀算,一旦牽扯到張珂時就沒有幾次能順遂成功的,而這次也不例外!
原想著借帝俊的手來試試這熊孩子暴走之後的成色。
之前他們雖然見到了傲骨錚錚的舜帝被三刀打的全身骨斷筋折,鑲在地裡神情恍惚,還是大禹把對方摳出來並捱了一腳才使其倖免於難。
可話又說回來了,三刀又能看得出些什麼來?
無論是虎魄的效果機制,還是說暴虐天命下那兇悍的加持都需要進行一定的驗證,手有餘糧,心裡不慌!
如此才能方便在下次遇到類似的突發狀況時能有更好的手段去阻止災厄的發生。
但試歸試,讓伏羲自己上那就多少有點兒不地道了。
而跟其他幾位直性子的,又很難講清楚,當然他絕對不是怕那兩位母的趕到之後跟他算賬。
真要讓這群人王們出手,他們的第一反應絕對是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場無妄之災鎮壓下來。
等到事態得到控制,甚至是一切平息之後他們才會後知後覺的回憶這些。
不能說其他人的選擇是錯誤的。
畢竟,人王本就不同於其他的統治者,他雖具有神靈的權柄,世界之主的許可權,但說白了人字當頭,豐富的情感仍是人王們最重要的珍寶。
舜帝便是有些忽略了這一點,才使得他在外的名聲雖好,可在人族內部,乃至諸王之間卻不是那麼的友善.
如此,伏羲替代空間,以自己當初留下的封印充作束縛野獸的牢籠,讓擺爛了多時的帝俊幫他當一次磨刀石,測測這熊孩子在暴走狀態下的極致戰力,跟弱點。
順帶著,仇人見面,了結當時的舊怨也是目標之一。
只是伏羲沒想到,暴走的張珂太強而帝俊太弱,一則突如其來,二因為身旁有小金烏需要庇護,初見沒來得及反應的帝俊比舜帝還要不堪,兩刀便被劈進了地層剩下的純是捱打環節。
當然,從道理上來講,有舜帝當了磨刀石,張珂在天命跟虎魄的加持下已不需要任何的蓄勢跟等待便能發揮出不弱於人的戰力,哪怕帝俊毫無顧忌,且準備妥當,祂的情況也未必就能比現在好到哪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