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也考慮到了龍王的顧慮,直白道:
“珍寶於我無用,遼國有地祇鎮壓,也用不上龍宮的大軍前往幫忙。倒是這東海的水族,龍王可否與我一些?”
起初還有些驚訝,隨後,看向張珂的眼神之中,便帶上了些別樣的情緒:
“佑靈王可是愛吃水產?”
話一出口,祂就覺得自己這話問的有點兒多餘。
是了,上古的都是些大肚漢,甚至當中一些知名的存在,在吃食上更為震撼人心:渴飲江河吞日月,飢餐四野帶毛腥。
甚至還有人王為了將食物跟惡類區分開來,讓後世之人免得奔波,專門著史官寫了一本書,上邊兒記載了詳細的地產資訊。
而能跟那蠻荒地界扯上關係的張珂又怎麼可能少得了這個特性。
但九州終究不比上古。
自秦漢以後,那些上古遺留就漸漸隱秘於世。
如今,卻是找不到足夠質量的食物了,若是真是個能吃的,也只能以量取勝,而要比量,這天底下的異類哪兒有江河裡多,而相比於江河,四方海域之中更是有無數體態龐然的水族。
海域富饒,只是單獨一兩個個體,卻不至於破壞整個海域的繁育。
張珂看了老龍王一眼。
看來年紀大也不光只有好處,至少這胡思亂想的毛病就挺讓人煩的。
張珂見狀,也只能往詳細的解釋:
“先前有幸在帝君麾下當了次先鋒,去外界走了一遭,勉強掙了幾分苦勞,如今那邊兒已經收尾,按功嘉獎,我分了一片海域。”
“但畢竟是那等蠻夷的地界,為了防止有什麼後手,海中一概存在都被清空了一番,到我手中連一隻魚蝦也無。”
“遼國的事兒,尚未結束,我還得在這邊兒待一段兒時間,我擔心海中長久沒有生靈,讓海域變成一片死地。如果尋求江河之神幫助,恐怕掏空了江河水族也不能填充十之一二,我跟河伯湖神又不算熟悉。”
“正好遇到了這幾個受困的龍族,便想到了來龍王這邊兒討個方便。”
“不需要蝦兵蟹將這些已經開啟靈智的水族,只要些小魚小蝦跟海草礁石之類的,豐富水中生機就行。”
雖然張珂隱瞞了不少真相,主要是遊戲這玩意兒不好解釋,哪怕跟帝君他都從來都沒有說起過,防風氏跟蚩尤也只是猜測他得到了某個能夠跨越虛空聯通兩個世界的寶物。
跟一個只見了一面的龍王,更沒必要說的太多。
可即便如此,老龍王也被張珂這一番話震撼的久久無法言語,心中波濤起伏,掀起滔天巨浪。
征戰四方可不單單是凡俗王朝的活兒,仙神們同樣要肩負起此等重擔。
不然,從上古劃出一方天地,圈地自萌的九州,又怎麼能發展到遍佈多元,成立天庭地府,下屬無數仙神的地步。
還不是劫富濟貧?
在虛空中攻略其他的世界,殺死其中作為頂樑柱的神靈,將他們的天地打散,將其中萬物真靈磨滅之後重新在九州之中孵化,孕育。
這便是為什麼九州王朝不似西方一樣擺爛的原因,在仙神的攻略下,王朝周邊,往往總是能夠崛起類似匈奴,突厥,吐蕃這些個強大蠻夷,天地孕育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也世因為地府的六道輪迴並不為了這些外邦人開啟。
而真靈又總歸是需要投胎的。
所以,在通往九州的渠道被封閉之後,它們自然在天地的安排下,降生到了周遭的蠻夷種族當中,成為了他們的一員。
這往後就跟天上的仙神們沒什麼關係了,這時為了開疆拓土緩解國內繁多的壓力也好,還是為了誇讚文治武功,凡俗王朝的君主都會興起大軍征討四方不臣!
戰勝之後,吸納其中的新鮮血液。
那些願意融入九州的個體,經過兩三代的輪迴轉世之後,會漸漸被剔除掉身上的舊有印記,而後被打上九州的標籤融入其中,成為九州子民。
而那些對改土歸流抗拒的存在,死後仍然會轉生在九州以外的地方,再度以蠻夷的身份存在。
然後就是又一輪新的征服跟融合。
迴圈往復,直到生靈跟土地上,屬於原本世界的印記完全消除,自然也代表著九州天地消化了這次的收穫,可以進行新的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