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黑,一道道政令就被頒佈下達,甚至倉促之間,還湊夠了足以讓數萬大軍消耗數月之久的糧草。這其中自然是王公貴族們下了死力,把自家的部分存貨都拿出來了,甚至還商談了一些商人借來了一些。
而十萬裝備齊全,全身煞氣凌然的禁軍,便趁夜南下,前往北漢跟南邊兒的大宋。
北漢倒好,因為宋朝的南征北戰,如今懼怕被滅亡的北漢正在靠攏,靠遼國庇護的北漢,只是借調幾個禮部官員,想來沒什麼困難。
倒是南邊兒的宋朝,有些棘手。
畢竟,如今五代亂世剛剛結束,宋朝雖然經歷了杯酒釋兵權的可笑事情,但那群跟宋太祖開疆拓土的猛將以及他們麾下的精銳士卒卻仍然在世,宋朝還是有幾分戰力的,想從大宋君臣手裡要些禮官,還要經過一番波折,但也不會太多。
趙光義還沒坐穩自己的皇位,想來也不願意輕起戰端。
禁軍前往,也只是預備更壞的情況發生,順帶震懾。
但哪怕預備,遼國君臣也做好了最壞的準備,在路上還會有源源不斷的兵卒匯聚,當然也不會太多,畢竟在同一時間,西征的命令也一同下達,在數十位將領跟千餘兵卒的帶領下一同前往遼國最西邊的邊境。
窮兵黷武?
不,用窮兵黷武來形容都太委婉了,現在的遼國君臣距離瘋狂也只差一步之遙。
與此同時,各種抬高漢人的政策也被一起傳達,最經典的一條,成年男女,必須跟漢人男女婚配,遼遼跟漢漢一旦被發現那就立刻貶斥為奴!
而新婚的家庭,生育的子嗣都會有金銀,土地,牲畜,甚至奴僕的獎勵,生的越多,獎勵越多。至於獎勵的部分肯定不是從遼國國庫裡出,反正都決定背棄佛門了,那不如索性得罪到底。
西去的兵卒,除了西征的目的之外,還要負責搜刮寺廟無法證明正規來路的財產,這些部分差不多能夠維持幾年的,日後的事情再由西征來彌補.
擴張國土的政令還沒見到效果,倒是讓原本就生活環境相對不錯的漢人,更是享受到了遠比宋朝更加優渥的待遇,甚至這訊息在以極快的速度向南方傳遞,用不了多久就會傳到北漢跟宋朝境內,到時候那駐紮在邊關的十萬禁軍恰好能派上用場。
做事兒做絕嘛。
遼漢皇帝,哪能比得上漢遼皇帝更能彰顯九州的正統地位!
做完這一切之後,耶律賢也想邀請張珂到王都內再詳細的聊聊,順便看看這位的喜好,讓祂見識一下遼國的風土人情,但卻被張珂拒絕了。
真沒什麼好聊的,只要耶律賢順順利利的祭祀天地,那自己跟張道人的任務就相當於完成了大半,剩下的不過是查漏補缺。
有這時間,跟耶律賢聊天,張珂不如把遼國境內的權柄全收入囊中,如此他也能恢復神位,來更好的應對正在來找自己麻煩路上的菩薩。
但說出口時,張珂還是稍微修改了一下:“遼皇無需擔憂,無論我走多遠,要回臨潢府不過是一念之間罷了。況且,你的大軍既要南下,又要西征,分身乏術,我此去正好幫你清掃一遍遼國內的牛鬼蛇神,為你祭天掃清障礙!”
“那,勞煩上神了!”
“等你祭祀天地之後,我便會去地府為你延壽,雖然不會太多,但一紀,也應該足夠你用的了!”
畢竟現在的西方,除了鬼神方面還有點兒看頭之外,凡俗層面的力量真不堪一擊。
成吉思汗都能拿高貴西方老爺策馬揚鞭,沒道理現在兵強馬壯的遼國做不到,而至於西方的鬼神也不是什麼難事兒,等到祭祀天地之後,南邊兒的道門自然會在天庭的指引下分出一批來到遼國,而天神地祇也會紛紛下界幫忙,雖然沒辦法像上古那樣直接參戰,但也能把雙方的鬼神因素剔除,讓凡俗兵卒安心施展。
耶律賢聞言,也只能點點頭,放任張珂跟他麾下的地祇大軍東去。
目送著那龐大的陣容,以近乎騰飛的速度在遠方的天邊化作一片黑影,耶律賢輕嘆了一口氣。
只希望此次決斷沒錯,能在這位佑靈王的引導下,順利飛昇九州本土。
不然的話,這被他千辛萬苦,好不容易興盛起來的大遼,就得再度回到先前外困內亂的境地,甚至還要遠遠不如,如此生前生後名他都沒了,還得被人扣上暴君的帽子,也太虧了!
日月飛逝。
張珂離開臨潢府之後,東征的道路倒是相當順暢,並沒有再遇上什麼值得被提及的阻礙。
而耶律賢那邊兒也是相當順暢。
如他所想的那樣,北漢根本沒有拒絕的理由,甚至在遼國使者到達說清意圖之後,立馬把自家的禮部官員打包送給了使者。
倒是在宋朝那邊兒,受到了一些阻礙。
使者進入了宋土,但在宋遼邊關,雙方的大軍卻開始了漫長的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