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皇上必須是明君,所謂的明君便是必須得聽他們的建議,得肯給他們撐腰。
否則,那這個皇帝就是閉塞言路,就是個昏君!
為何說十七年?
因為在崇禎之前,天啟朝出了個姓魏的。
這人太狠,他們惹不起!
好在新上任的崇禎皇帝,承繼大統以來,對他們這些御史言官還不錯,只要他們一提不是聖君所為,然後集體死諫,一般來說崇禎必然會服軟。
十七年來,屢試不爽。
諸多言官皆跪伏在朝堂前,等候崇禎為他們主持公道。
而內閣的幾個大爺也是應了言官暗地裡對他們紙糊六閣老的稱呼,皆是眼觀鼻,鼻觀心,老神在在的置身事外。
“陛下,臣以為陛下無須過於擔心遼東戰事。”劉鴻漸看都不看面前跪的一大堆御史言官,直接啟奏道。
“哦?愛卿請講!”崇禎也很著道,默契的沒有搭理堂前的言官。
大叔還是以前的大叔,皇上又回來了!還比以前更霸氣了!劉鴻漸心裡樂道!
“那建奴所聲稱的擁兵三十萬,實屬扯淡!
據臣所知,建奴目前兵力最多二十萬出頭,且至少有一多半乃是從滿蒙八旗中新徵的。
缺乏訓練不說,就算是一應盔甲、兵械、糧草估計也捉襟見肘。
臣以為,這也是為何建奴剛徵了兵,便迫不及待的來攻伐我遼東!
因為,他們的糧食不足以撐過這個寒冬!”
劉鴻漸凜聲道!
“說得好!安國候爺乃當世大才!”崇禎還沒發言,兵部尚書兼內閣次輔李邦華忍不住誇獎道。
剛才那倆御史爭論讓老兵出征、新兵守城時,李邦華就差點沒忍住,想跳出去給那倆傻帽一人一個嘴巴子。
但現在看來,還是侯爺厲害,不僅一針見血指出建奴的軟肋,更是給了所有言官一個嘴巴子。
李邦華看著曾經在朝堂耀武揚威、如今跪在地上沒人搭理的御史言官,心裡別提多舒爽了!
“接著說。”崇禎被李邦華嚇了一跳,說的好不好還用你來評判,朕又不是傻子。
崇禎瞪了一眼李邦華,發現這廝竟然又微閉起了雙眼,壓根沒看他。
“建奴兵分三路,一路定是為了堤防察哈爾,另外兩路,如果臣沒料錯,很大可能便是遼東鎮和山海關鎮。”劉鴻漸道。
九邊重鎮連成一線,到哪裡都是鐵板一塊,也就遼東和山海關距離更近些。
“而我大明又缺乏戰馬,如今整個遼東騎兵部隊只有區區兩萬。
是以,臣認為當前形勢,需以不變應萬變,我遼東有堅城利炮,當以此守之。
另一方面,督促察哈爾部儘快交付軍馬、督練新軍。
臣估摸著再有三兩月,待大軍練成之時,便是建奴末路之日!”
劉鴻漸皺著眉頭,軍馬對於目前來說,還是很重要的,如果察哈爾再爽約,他不介意給所謂的黃金家族來個釜底抽薪。
“宣遼總督黃得功久經戰陣,對於建奴形勢也比臣瞭解甚多,是以遼東之事,陛下可令黃總督隨機應變即可。
而陛下,如今卻有更重要的是事情需要您來操辦!”劉鴻漸微微笑道。
PS:調整一下更新時間,以後如若沒有意外,皆是上午8點更一章,晚上一章,感謝大家的支援啦!
。PS:推薦一本朋友的書《我下面,有人》,一本搞怪風格的另類靈異,喜歡的朋友可以一閱,支援一下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