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只是皮外傷,手臂微微有些滲血,劉鴻漸從戒指中取出雲南白藥,撒上去一些,又讓宋大爺幫忙纏上一點紗布。
“大人隨身竟還帶著治傷的物品!”宋應星邊幫劉鴻漸處理傷口,邊稱奇道。
“本官還兼著神醫的名頭,習慣,習慣!”劉鴻漸打了個哈哈,總不能說自己有個儲物空間吧!
“大人從哪裡得來的這個配比方式,在下觀這新配方比那原有的火藥威力足足大了一倍有餘,你看這瓷碗,竟已被轟成碎片。
這要是裝進槍膛或者炮膛,定能使射程增加不少,這簡直是奇蹟,看來在下還是過於無知了!”宋應星由衷的感嘆。
科研之路哪有什麼極致和絕對,這是一條永無止境的路,要做的就是不斷打破自己原有的論斷,並使之更加接近終點。
“哈,此也是前日沒事本官自己在家琢磨的,小事小事,不足掛齒!”劉鴻漸謙虛的不行。
總不能說自己有外掛吧?
劉鴻漸越是謙虛,宋應星就越是覺得面前的這個年輕人深不可測。
這還是小事?這新式火藥如果早被造出來,不說其他,火炮的射程起碼要增加一倍。
這代表著什麼?代表著兩軍交戰,當對方的火炮還沒進入射程之內,我方的火炮就可以掀翻對方的防禦!
“宋老,此番本官前來除了這新配方外,還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剛還沒覺得怎樣,這一上藥劉鴻漸覺得手臂上火辣辣的疼。
“大人有何事?在下定竭力為大人辦好。”二人返回軍械所中間的堂屋。
“你看看這玩意兒咱工坊能造的出來不?”劉鴻漸咧著嘴從腰間取出一張圖紙。
上面赫然寫著‘紙殼子彈’圖解。
“紙殼子彈?”圖解說明雖然是簡體字,但除卻一些生僻字,明末時的文字已與後世差別不大。
宋應星仔細的閱讀著說明,時而皺眉,時而又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
“大人,依在下的理解,這是用把彈丸和火藥做成了固定的裝置,以一紙筒裝之,嗯,這倒是個新奇的用法,想來可以提高士兵的裝彈速度!”
現在宋應星已經不再問為啥了,因為面前年輕人給他的驚訝已經讓他麻木了。
他猜測侯爺要麼是受了高人指點,要麼就是天生神人。
否則沒人能解釋,為啥同樣是人,侯爺怎的如此優秀?
事實上劉鴻漸給宋大爺的定裝紙殼裝置乃是最終版,歐洲人剛投入使用時,只是用紙筒恆定了火藥,彈丸還要手動壓入槍膛。
這種方式足足用了幾十年,到了後來不知道誰突發奇想把彈丸也裝了進去。
科研上的事情有時候就是這麼奇怪,當你把東西做出來的時候,感覺也不過如此。
可為什麼當時就想不出來?
PS:請大家支援正版啊,熬了一整天,不希求大家打賞支援,每個章節才幾分錢,作者就指望這這點錢餬口,畢竟如果大家都讀盜版,作者沒了收入,就沒有了創作動力。
PS:請身邊有電腦的書友有空早PC端給本書評個分,另外歡迎來本書的書友**流、暢談,號碼:710375704,等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