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因為王皇后一直都是他們家族當做世家貴女教養的,家族裡教的基本都是些正大光明的王道。
也就是正妻主母之道。
世家宗婦之道。
所以,她是真不懂什麼陰謀詭計,她與雲妃的爭鬥,基本都是她光明正大的斥罵她或者說責罰她。
這種情況在世家中算正常,因為世家主母的確有這個權利,再加上妾通買賣,只要主母背後孃家不倒,那麼不管主母怎麼處置妾室。
別人都是不好置喙的。
她們根本不用搞陰謀詭計。
但是這些在皇宮中不行,因為皇宮裡的那些個妾就算名義上也是妾,那也不可能,任由皇后打殺。
再加上就皇族而言,很多皇族的規矩是真的沒有世家的規矩大。
有些人根本不遵守世俗規矩。
全憑皇上心意來。
這也就使得王皇后在家裡學的那套宗婦王道管家之法,在這皇宮當中壓根水土不服,她想方設法的懲罰雲妃,最終只是讓慶越帝覺得她太過於囂張跋扈,覺得他寵愛的雲妃實在太可憐了,一直被皇后欺負,還為了不打擾太后委曲求全。
長此以往,慶越帝內心的天平自然是越來越偏向於雲妃,這就形成了一個負面迴圈,王皇后越是針對雲妃,慶越帝就越疼愛雲妃,越是厭惡王皇后,然後王皇后又因為慶越帝疼愛雲妃,而越針對於她。
這個負面迴圈,迴圈了不到一年,雲妃就在慶越帝的憐愛之下。
再次晉級,成為雲貴妃。
到這一步,不僅慶越帝已經明顯表現出了想要廢后的想法,王皇后她也明顯感覺出了他想要廢后。
這無疑加劇了負面迴圈。
使得情況變得愈加惡劣。
至於這時候原身做了啥,當然是一直力保,想辦法護住王皇后。
並且也開始針對雲妃。
甚至數次在大典大宴斥責她。
比如中秋大宴,慶越帝宴請百官的時候,皇后身體不適,沒有出席,雲妃表示自己願意幫忙主持。
這時就是原身斥責她的時候。
認為她越庖代徂,覬覦後位。
其他一些祭祀大典,雲妃想要坐到慶越帝身邊的時候,也會被原身當著所有人的面,不給她絲毫臉面的大聲斥責,敕令她退下歸位。
不要妄圖不屬於她的東西。
皇帝身邊的位置,只有皇后才有資格做,其他妃嬪又有何資格?
有幾次原身更是直言,只要她一日不死,雲妃就別想覬覦後位。
至於原身她為什麼對此特別敏感,並且這麼針對雲妃,那還真不是她偏愛自己那個表外甥女,都已經是表外甥女了,這血脈關係能有多近,要不是她進宮嫁給皇上,原身都沒有機會見這麼個表外甥女。
原身真正敏感的是正室嫡後。
真正敏感的是妾室扶正。
是妃嬪稱後。
就算換一個人,不管是換成石頭妃還是柳樹妃,甭管是誰,只要是有覬覦後位的,原身絕對都會像對付雲妃那樣,如數的對付她們。
因為原身的身份,太子妃,皇后和太后這一路走來的身份,是她最大的驕傲,她堅決不容許自己的這份驕傲,被兒子嬪妃稱後玷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