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喬木他們家大批次售賣精油手工皂的時候,溫宿帝又用幾個小爵位以及幾十張積善之家的書法,空手套白狼的套了百來萬白銀回來。
如此這才總算湊夠了銀子。
正式交付戶部開撥。
經過一番商量扯皮,大家最終還是同意了絕大多數人的建議,那就是一邊派兵鎮壓一邊繼續賑災。
具體執行起來就是願意投降的給點銀糧,把他們送回家算賑災。
不願意投降的直接殺了。
還能省一筆賑災款項。
順帶著減少流民力量。
千里之外具體是個什麼情況不太好說,反正京城自從大軍和相關銀兩糧草開撥之後,就再次恢復平靜,各大衙門也從最開始的忙碌狀態重新恢復正常情況,開始循規蹈矩的按照往年的慣例,進行述職。
大約到十月中旬的時候。
溫君思這才完成述職,並且因為南區府那邊的情況還沒有穩定下來,以及他們家好歹在皇上那邊掛了號,最終的述職情況竟然被十分難得的評了個優等,並且留京了。
被留在京城這邊擔任通判。
雖然依舊還是他原先估算的通判職位,沒能去翰林之類清貴的地方,但是京城的通判與其他地方的通判還是有區別的,畢竟這邊是DìDū,因此京城這邊的通判級別是比其他地方的通判要高那麼半級的。
只要不出什麼原則性錯誤。
三年之後,他必然能理所當然的正式成為京官,並且升職到有資格參加朝堂每天正常朝會的水準。
也正因如此,溫君思他們一家的心情才算稍微好點,不至於像剛開始那樣對老二家頗為羨慕嫉妒。
既然老大溫君思升職的官位已經定了下來,溫君懷做生意本身也無所謂在哪,京城這邊更容易做奢侈品生意,因此,他們家自然理所當然的決定在京城這邊定居下來。
而原本他們暫時居住的那個三進小院子,顯然不可能再繼續用。
畢竟正式定居和在這邊有事情辦,臨時居住一下還是有區別的。
三進院子對於他們一家二十多口人,外帶十幾個奴僕而言,終究還是有些擠,所以,在溫君思升職情況定下來後,他們家立刻就開始操心起去東城區那買房子的事了。
同時人心也開始隱約潰散。
想要正式分家。
就是不像先前那樣,僅僅只是資產分開,而是想要索性分開住。
……
十月底
西城區,懷善街街尾院子裡。
他們溫家一大家子再次聚在一起,正式開始提及分家相關事宜。
“娘,我覺得還是分家比較好。
我手裡銀子實在不多,東城區房價又貴,實在是買不起五進或者六進的大宅子,撐死了只能買個三進宅子,可是三進宅子顯然是不太夠我們一大家居住的,而且我那三個兒子也都到了該結婚的年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