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2018年,DìDū傳媒學院。
傳媒大樓六樓,新聞傳媒史修訂版第三稿定稿方案研討大會正在這邊召開,但幾位主流相關學者對傳媒之母定稿的情況還有些意見。
加長型會議桌上,坐在主導位置,也就是主家位置上的傳播學教授文海苗用力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你們有什麼資格否定傳媒之母的地位,削減有關於她的新聞傳媒史內容,要知道,我們傳媒界遵循了千餘年的傳媒十大定律,就是她老人家定下來的,至今一字未改。
你們否定她,就是否定我們新聞傳媒的歷史,更是在否定我們新聞傳媒本身,她雖然不是新聞傳媒的開創者,但絕對是我們傳媒界建立的功臣,說聲盤古開天,女媧創世也不為過,沒有她老人家,根本就沒有我們傳媒和新聞界的誕生。”
“文教授,你情緒太激動了。
我們削減相關內容也是為了學生們考慮,你不覺得,一個人佔據了整個新聞傳媒史將近一半內容。
實在是有些過分了嗎?
我們承認,傳媒之母在我們傳媒界可以稱之為開山祖師一般的存在,不但能算是某些方面的原始開創者,同時還是集大成者,甚至我們目前學的很多新聞傳媒方面的書籍和理論也都是來源於傳媒之母。
但是讓學生們大半個學期都學她一個人,實在是有些太枯燥了。
你要知道,學生們不僅能在新聞傳媒史當中看到有關於傳媒之母的內容,《新聞傳媒理論》、《傳播學概論》、《媒介社會學》《大眾傳播理論和社會發展關係》……。
總之,只要是跟新聞,傳媒和媒介這三方面相關的學習類書籍。
都有傳媒之母的存在。
這讓學生不產生厭惡感都難。
將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內容縮減成一句話,簡略的描述一下不也很好嗎,有些太過古老的東西沒必要讓學生們知道太多,如果想知道的更多,完全可以讓他們自己去看課後書籍,或者以後讀研再去深學。
近代傳媒史的重要人物也有很多,也有很多開創性人物,把他們加進來,我覺得還是蠻好的選擇。
你們說是不是!”
個人有個人不同的想法,文教授覺得傳媒之母很重要,其他人也覺得傳媒之母並沒有那麼重要,或者說就算重要也沒重要到那程度。
這完全是個人的觀點問題。
“我的想法和張教授雖然有一些差異,但大體意思也差不多,再舉一個簡單點的例子,人類三大始祖和三皇都是蠻重要的吧,可是也沒看歷史書裡有一半專門寫三大始祖當中的某一位,或者專門寫三皇。
燧人氏能說不重要嗎?
神農氏能說不重要嗎?
可是他們三大始祖和三皇加起來總共也不超過六頁,我們給傳媒之母留下三十六頁內容已經相當的給面子了,真的沒有必要再加了。”
隨著剛剛張教授說完,坐在張教授對面的何教授也是隨聲附和。
同時還舉了一個例子。
聽起來好像蠻有道理的。
“我也覺得縮減點沒問題。
時代在變,當年傳媒之母死亡後,傳媒帝國就轟然倒塌,這足以說明她並不是完美的,我們沒有必要把她當成一個完人來看待描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