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地雷傷了他們前後近七千餘人,就算是阮永陽將軍那裡還有一個千人隊在保護著他,但論及兵力而言,他們也與僱傭軍半斤對八兩,並不差什麼,還是有著一戰的資格的。
當然,能讓這些交趾軍自我感覺如此良好的最主要原因,還是之前地雷炸死的多是漢俘軍,他們真正的交趾軍並沒受到什麼重創。這些來自交趾的精銳士兵們自認,發揮他們優勢和實力的時候到了。冷兵器下,他們還真不怕誰呢。
正是在這樣有些自大的心理之下,交趾軍裹脅著餘下不多的漢俘軍們開始了衝鋒,眼見僱傭軍的軍營距離他們已經不足三里之地,最重要的是對方的軍營面前並沒有任何的障礙物,這是衝擊的最佳時間,當下他們人人開始腳下發力,奔跑了起來。
這樣的奔跑之下,引動著是一陣轟隆隆的響聲,氣勢倒也算是驚人。
古時兩軍對戰,哪一方先衝鋒都是要佔據一些優勢的。比如說士氣上的,威勢上的等等。
做為後衝鋒的一方,就是劣勢連連了。或許還不等你開始衝起來,人家就殺了過來,藉著奔跑的優勢是很容易沖垮掉對方的陣營的。
所以也就有了一種說法,那就是一旦雙方距離兩裡之地的時候另一方還沒有發起衝鋒的話,怕就真的沒有什麼衝鋒的機會了,等待的只有炸營,然後就是失敗。
正是在這樣的習慣思維之下,當交趾軍衝到了兩裡地的距離時,在看到由軍營中走出那些身穿迷彩服的冷鋒戰士時,眼中不僅沒有絲毫的害怕,相反還是震奮。
震奮於他們就要勝利了,震奮於他們的衝勢已成,對方確還沒有做任何的準備。
面對這樣的衝勢,雙方距離兩裡地的時候,冷鋒們走出了軍營。一個個臉色木然的或是站著,或是半蹲下舉起了手中的九五式。
在真正的冷鋒眼中,他們就是天下的無敵之師,任何敢於挑釁和侵犯他們的人都必須要死。而所謂的戰場法則,誰先衝鋒,誰的兵力較多根本就不是事,更加無法影響他們的心態。
“所有的輔兵和臨時輔兵做好準備,一旦冷鋒大哥們開始開槍,我們就衝出去。記住了,不要活口,不要俘虜,只需延著面前的直線殺出去就是。”輔兵團呂卓團長的聲音也在這一刻響蕩了起來。
“立功的機會到了,所有人做好準備。”團政委宋哲也是高聲呼喊著,給人的感覺,似乎他不喊的話,就沒有什麼機會喊出來一樣。
一位團長一位團政委,兩人同時下達了軍令,五千輔兵、五千六百人的臨時輔兵,共二十六個營又兩個連的戰士們都做好了衝擊的準備。甚至還有些士兵已經開始不斷的調整著呼吸,以期望在接下來的衝鋒中,可以跑到更前面,可以立更多的軍功。
輔兵想要靠軍功成為冷鋒、臨時輔兵想要靠軍功成為輔兵。
這就是大多數士兵心中的目標。這也是思想工作做的好,就像是忠膽公所說的,不想成為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即然別人可以做到,都是一個腦袋兩個肩膀,為什麼他們就做不到呢?
這在種隱隱的競爭之下,大戰是一觸即發。
軍營中的輔兵和臨時輔兵們已經做好了完全的準備,只等槍聲一響就開始全力的反擊,來上一個秋風掃落葉。而在最前方的一千五百人的冷鋒卻並沒有馬上開槍,只是在調查著最佳的隊形,以保證無論哪一個方向來的敵人,都有足夠的子彈去“餵飽”他們。
一千米了...九百米了...八百米了...
到達了八百米的時候,已經進入到了九五的射程之內,但做為這一戰被欽點的指揮員羅破依然還是沒有下達開槍的命令。
他還在等,等到最佳的射程距離。
七百米了...六百米了...五百米了。
隨著這一槍打出,可以有效的完成射殺距離下,終於羅破的喊聲傳遍了整個軍營,“開槍!槍!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