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見到一個敵人呢,就開始自主的減員,這也就是楊晨東的威望足夠,若是換成其它人的話,怕就算是級別最高的兩位師長,冷松和高雄也壓不住場子的吧。
當時人們不理解,但是當現在真正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中了,所有人這才恍然大悟,他們終於體會到了六少爺的苦心,對於六少爺的高瞻遠矚更是十分的佩服。
就像是現在,明明處於一個非常陌生的環境之中,且外面陰雨連綿,氣候又十分的潮溼。若是換成了南明軍隊前來的話,怕沒有多少人可以受的了,減員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可是放在楊家軍面前,卻根本沒有什麼。
大家只是感覺到重新的進入到以前的訓練之中,更人一些心氣大的,完全沒有把這裡當成戰場,只是當成普通的訓練了。
正是有著這樣的基礎,楊晨東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突然進入到諒山地區,讓所有想要看熱鬧的人撲了一個空。
安全域性不愧是重金砸出來的部門,像是什麼英宗和岷王想要藉著僱傭軍與交趾軍兩敗俱傷之時出手的訊息早在楊晨東趕路的時候就送到了他的面前。
面前就有一個超過自身實力七八倍的對手,身邊又埋伏著兩個虎視眈眈的敵人,怕是誰遇到這樣的局面都會發懵,感覺到有些束手無策的吧。
事情放在楊晨東的身上,他確只是隨意的更改了一下行軍路線。又或者說他只是按著原本的計劃進入到了諒山而已,就把在雲南地區那些針對自己的軍事計劃通通的打亂了,反讓敵人有一種不知所措之感。
沒錯,進入諒山地區原本就是楊晨東早就計劃好的軍事步驟之一。
在漢人的地盤,尤其還是在幾方面的注視之下動手,這讓楊晨東有一種光膀子給別人看的感覺,讓人非常的不舒服,也無法全力施展自己的手段。
畢竟他現在的勢力最小,如果表現出來的太過驚豔,難免就會讓所有的敵人們生出一種不可對抗之感。一旦有了這樣的感覺,誰知道他們不會聯合到一起向自己下手呢?若是這樣的話,豈不是太過危險了一些,畢竟他手中只有一萬多人的軍隊不是。
而如何把自己隱藏起來,或者是說讓別人的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就成為了重中之重的問題所在,這就有了進入諒山的軍事決定。
交趾是異族,歷史已經證明,生活在這裡的人,不管以後是不是因為漢人的強大,而又重新歸附,或是再度反叛,但在多少年以後,生活在這裡的人已經不認為自己是漢人的附屬存在。相反他們還會有如一條煩人的毒蛇,有機會就想著來咬上一口。
面對這樣根本沒有立場,沒有原則甚至是沒有底線的異族,楊晨東不會像其它君主那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而是直接的吞掉他們,滅掉他們,直至完成滅國的目標。
就是滅國。
說起來挺嚇人的,至少換到了後世,沒有強大的原因和理由,就算是軍事最強的老美也不敢這樣去做,即便是去做了,也會有很多的麻煩纏身,逼得不得不扶起一個打另一個,完成暫時聽話的目標就算是很了不起了。
至於漢人,更是想都沒有想過。這或許和儒學的中庸之道有關,與多年的傳承有很大的關係,即便是了滅你的實力,也不會選擇這樣去做的。
可現在是什麼時候?
公元一四五一年呀。
此時人們的目光短視,眼中只有能看到的地方,在稍遠一些的都不會去搭理。這種自掃門前雪,不理他家事的環境當真是楊晨東實現目標的最佳時機。
別的暫且不說,就像是交趾這樣的異族,說滅也就滅了,根本不用擔心其它國家的譴責,這樣的環境下,如果楊晨東還一心想著打到讓他們臣服就可以了,那便是迂腐了,那才是真正的誤國誤族。
而正是因為有了滅國的心思,諒山之行才顯的不是那麼的突兀。
進入諒山,便可以借密林直達交趾內部,弄好了,行動更快的話,便是直接走到交趾的都城河內也非是沒有機會和可能的,這也說為何大軍現在會入諒山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了。
即能隱藏自己,又讓別人針對自己的方略完全失敗,還可能達到自己的最終軍事目的所在,擁有著如此之多的好處,為什麼不能去做呢?至於進入秘林之中會不會有外人猜測的種種不適應,呵呵,真當之前的針對性訓練是白做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