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鄭芝龍所不能容忍的。
福建,臺灣,香港澳門,包括東瀛,這是鄭之龍的商船經常活動的地方,豈容荷蘭鬼子在這裡猖獗?
臺灣海峽,就相當於他們鄭家的私人海峽,沒有政芝龍的准許,任何商船和軍艦不得透過。
紅毛子現在想插手,鄭芝龍絕對不答應。何況鄭家的私人海軍數年以前與荷蘭海軍發生過海戰。
十幾年過去了,荷蘭人又跑到了臺灣活動,鄭芝龍覺得他們想捲土重來,有復仇的嫌疑。
另外還有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大明武帝兵鋒正盛,僅用了兩年的時間,便把千瘡百孔的大明朝,治成了病樹吐綠,重現勃勃
生機,現在遼闊的江北,還有江南的大片地盤都光復了,大明武帝西征之後必然要南征。
李巖這20萬明軍不可怕。但是大明武帝要親征沿海,那他們就不得不斟酌一番了,因為現在大明武帝的名望太大了。
他們為了發展戰略縱深,必須得拿下寶島臺灣。
鄭芝龍採納了施天福的建議,經過數個月的謀劃和籌備,率領重兵出海劍指臺灣。
隨同他一塊出戰的大將,除了文武雙全海盜出身的謀士施天福之外,還有剛剛藝業學成歸來的長子鄭森(鄭成功),另外還有小將軍施琅,大將甘輝等等。
此時鄭成功的主力艦隊已經過了金門島,前鋒部隊已經打到了澎湖島。
鄭家軍威名遠揚,因此他的艦隊一路勢如破竹。當地的海盜以及小的勢力團伙紛紛望影而遁。
但此時荷蘭在臺灣的東印度公司得知這一訊息之後,認為鄭芝龍要收復寶島臺灣,他們當然不幹,立即展開了軍事部署。
現在荷蘭人在臺灣的南部和東南部修建了兩座城堡,大蒜長期盤踞在這裡。本來他們的駐軍只有幾千人,用的火器全是西洋人制造的洋槍洋炮。
東印度公司的初衷是在這裡做生意,現在打他們打算藉機謀求政治利益。
但是他們知道鄭芝龍不是好惹的,十幾年前在金門海戰中,他們吃過鄭芝龍的虧。因此立即開始增兵,由原來的6000人,短短的一個多月增加到現在的2萬人。
在澎湖島附近的一座島礁爭奪中,鄭家軍的前鋒部隊吃了虧。鄭家軍將士用的都是大刀長矛弓箭等冷兵器,而對方用的是洋槍洋炮,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訊息傳到鄭芝龍這裡,鄭芝龍勃然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