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還真想著他們,想著他們的周到服務,想著和他們聊天閒侃。
當天晚上,淺月侍寢。
三日之後正是黃道吉日,崇禎開始上早朝。
當崇禎坐到龍椅上之時,
不過比起其他的大明皇帝,崇禎的早朝已經是最早的了,萬曆皇帝有幾十年不上朝就不說了,就是其他的上朝的十幾代皇帝,崇禎今天也是上朝最早的一個。
按後世的鐘點來說,還不到早上8點崇禎就坐到了龍椅上開始辦公了。
比那些朝九晚五的敬業人士,早上班一個多小時。
這在大明朝廷中絕無僅有的。
就是那個勤勉出了名的崇禎,甚至通宵達旦的工作,但是他上早朝一般也要到9點左右了。
不過這些來上早朝的文官武將來的更早,他們當然是天不亮就來了,最早的四五點,最晚的也在6點以前趕到。
那時天還不亮,路上漆黑一片。一直在御階前等待皇上,等到現在。
如果身體不夠硬朗,那特別是那些老臣,別說當官,連上早操都堅持不住,就只有告老還鄉了。
文武百官參王拜駕,山呼萬歲。崇禎一看這陣勢,這才是真正的皇宮大內,這才是真正的上朝,比在南京,九江,成都,昆明等等城市的臨時的皇宮行轅,感覺絕對不同,這才是真命天子,這才是當皇上的真實感覺。
「眾位愛卿平身。」
「謝皇上。」
太子帶著文武百官謝恩後起身,以太子為首,文武百官站得整整齊齊。
這時大內總管王承恩,用他那獨特的嗓音又開始喊了,「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話音剛落,太子出班施禮,「父皇,兒臣有本上奏。」
崇禎對他點了點頭。
崇禎離開京城一年多了,當然知道他們有本章要奏。
太子接著把這這一年多監國的情況詳細向崇禎奏報了一遍,涉及到了經濟,軍事和百官的治理,崇禎不住的點頭,因為這些都是太子請旨定奪之後的大事。
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有例行的公事,崇禎當然不會放在心上,太子也不會亂奏。
看到父皇滿意,太子非常高興,旁邊的永王和定王也是第一次上朝,對太子直擠眼,太子會意,借這個機會用了三言五語把這兩位王子的上進情況簡單做了奏報。
崇禎賞識了他們幾句,三位皇子眉開眼笑,高興的不得了。
接著內閣和六部的官員又向皇上遞上來幾道奏摺,有選拔能人的科舉革新,有興修水利的民生事宜,崇禎看了全都詔準。
處理完了朝政,崇禎宣佈退朝,這一次上朝,崇禎覺得出奇的順。什麼文官東林黨,宦官集團,朋黨之爭,勾心鬥角,這些大明的頑疾流毒統統都不存在了。
數日之後,到了1648年的開春,南疆塘報傳來,福建邊關再起硝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