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之下,一輛黑駕馬車緩緩的行駛走在長街上。
馬車之內,李絢和狄仁傑兩人對面而坐。
車外已經宵禁。
車簾晃動,只有一隊隊金吾衛士卒在巡邏。
李絢目光從外面的長街收回,然後看向狄仁傑問道:“懷英兄,你找絢何事?”
之前酒宴結束,眾人回家,狄仁傑讓李絢幫忙送他回去,李絢立刻就知道,狄仁傑是有話要和他私談。
宵禁的長街上,晃動的馬車內,的確是一個防止他人偷聽的好地方。
“王爺,世隱真人一案,事情敏感,王爺應當謹慎。”狄仁傑終於將話說了出來。
李絢沉默了下來,認真的點頭。
他明白狄仁傑什麼意思,再深就不方便說了。
“一切看證據,若是有證據,本王不會私藏,如實上奏給陛下和天后。”李絢看著狄仁傑,平靜的說道:“但說實話,那邊沒有那個實力去做這件事情……除非,在本王不知道的地方,他們還有人手。”
李絢同樣沒有說出那兩個字。
東宮。
明崇儼的事情,說到底,始終和太子脫不開關係。
年初城門口的衝突,就是明崇儼在算計太子。
如果不是狄仁傑當時及時阻攔,恐怕那整件事情,早已經傳揚了開來。
現在,失蹤了大半年的明崇儼死訊傳來,但最後的結果,收益最大的,是李賢。
關於那本名冊的事情,武后雖然隱瞞了下來,但朝中該知道的人都知道。
這些人,就是朝中的那些宰相。
這一點,便讓李賢有擺脫不了的嫌疑。
狄仁傑明顯是聽到了一些風聲的,甚至以他的能力,恐怕已經想到了“明崇儼”之死,是李賢在背後搞鬼。
一旦這件案子被查出底細,那麼恐怕不管真相如何,明崇儼的死都要栽到李賢頭上。
但這件事情,李絢也沒有辦法。
當李賢選擇和李敬業勾連在一起的時候,他就應該知道,李敬業少不了和突厥人有關。
只不過是他自己自欺欺人的選擇了忽視。
激進,但有風險。
利弊取捨,李賢作出了選擇……
許久之後,狄仁傑才幽幽的說道:“王爺,北地亂象在前,大唐亂不得。”
“沒人想要讓大唐亂,本王也不想,但很多事情不是你我所能掌控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將任何可能動亂大唐的因素,全部斬殺在萌芽中,就像這次一樣。”李絢深深的看向了狄仁傑,態度堅定。
狄仁傑躬身拱手,說道:“如此,一切就有勞王爺了。”
“洛陽有本王在,懷英兄不必擔心,但長安,如今唯一能夠抓住首尾的,就是長安的突厥人,一切就拜託給懷英兄了。”李絢認真的拱手還禮。
有狄仁傑在長安,李絢總能放心一些。
但長安雖是最後結局所在,但整個過程,卻都在洛陽。
這也是為什麼,李絢要將姚崇和宋璟都帶到洛陽的原因。
……
第三日,一艘官船緩緩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