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的前程在等著自己。
兩人就這樣聊著,朱允炆發現,黃子澄的很多主張,都說到了自己心裡。
他心裡暗下決定,以後一定要重用此人。
聊著聊著,不知怎麼滴,話題就扯到了楊軒身上。
“不知黃先生,怎麼看待長平侯?”朱允炆問道。
“此人雖能力不錯,但德行太差。”
“聽說當年他還在宋濂先生的座下讀過書,也不知道宋先生看到他現在的樣子,會是什麼反應。”黃子澄對楊軒的印象不算好。
這其中不乏有朱標對楊軒獨寵的原因。
朱允炆聽著黃子澄的話,盯著後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楊軒畢竟是自己的姑父,又深受自己父王的寵信,是自己父王的左膀右臂。
對於楊軒,他自問了解的還是夠多的。
之所以還要問,只是想知道楊軒在其他人心裡的形象如何。
現在看來,這形象確實一言難盡。
不過黃子澄的話,他有些不高興。
這在別人背後說人壞話,可不光彩。
更何況,自己父王生前獨寵楊軒,這時候說楊軒德行不好,這豈不是在說自己父王有眼無珠?
一下子,他對黃子澄的印象也有些差了。
黃子澄到底是在官場混了好些年了,察言觀色的本事還是有一些的。
察覺到朱允炆眉頭微皺,他就知道,自己剛才說錯了話。
在別人背後說人壞話,這可是職場大忌。
他連忙補救道:“殿下,臣剛剛說這些,完全是因為自己不喜歡長平侯這個人。”
“若是因此而影響到殿下的判斷,那就是臣的錯了。”
“拋開個人偏見,臣不得不承認,長平侯是一位大才。”
“堪稱文武全才。”
“不然,懿文太子也不可能如此重用,甚至屢屢遷就放縱於他。”
“若殿下想要坐穩儲君之位,那就必須拉攏他。”
“試想一下,連懿文太子的左膀右臂都支援殿下,那豈不是說明,殿下為儲君,乃是眾望所歸。”
黃子澄說完,還不著痕跡的打量了一下朱允炆的臉色。
見其一副認真之色,便放下了心。
“那若是他不支援我呢?”朱允炆又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