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這兩個部落進江南的人是朱允熥,若在放他們離開,那天下人人都會說朱允熥是個昏君了。
過去看朱允熥,以為他很明智,怎麼在大是大非面前,還做的這麼愚蠢呢。
難道就因為朱允熥娶了一個韃靼公主麼。
即便他是為了一個女人才這樣,那對待韃靼又幹嘛要一視同仁呢。
……
江南硝煙不斷,朱權窮途末路。
手中幾十萬人死傷殆盡。
他攜殘部數千人到了臨海區域,糧草是夠的,但將士們的心氣已經沒了。
灰頭土臉的朱權,好幾次想哭,甚至要自刎,都被謀士解士仁給攔了下來。
解謀士說,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可以去高麗,高麗和大明的關係一向不錯,朱允文的母親就是高麗的公主。
朱允熥殺了朱允文母親,憑此一條,朱權就能穩穩當當的去高麗當座上賓,他可以對高麗王說,他是為了朱允文母親之死,憤憤不平,才和朝廷對抗的,這樣的話,高麗王必不會虧待他。
登船後,朱權看著岸邊遠處的城池,人都麻了。
解士仁安慰道:“王爺,不必氣餒,成大事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當年的楚霸王項羽就是志氣不高,所以才烏江自刎。而劉邦數次兵敗,依然堅強。只要您還在,咱們早晚會殺回來,奪回大明天下。”
“呵,是麼,本王還有機會回來麼。”
“一定有,學生會終身輔佐您,以報答王爺的知遇之恩。”
朱權抬頭看天,發出撕心裂肺的吼叫:“啊啊啊啊!!!——朱允熥!本王發誓!一定要殺了你!一定!!”
……
在朱允熥的命令下,瓦剌和韃靼率殘部離開江南,退出關外。
燕王朱棣則帶兩萬人抵達應天,隨後,他在應天城外下馬,只帶三個兒子和麾下將軍進城,要覲見皇帝。
沒成想,朱允熥親自來接,一直帶著鑾駕到城門口處。
朱棣誠惶誠恐,急忙下馬,他給朱允熥跪下了。
“皇上。”
“皇叔請起,這一路,你辛苦了。朕已在宮中設宴,備下美酒,為皇叔接風洗塵。”
朱高煦與朱高燧警惕的看了彼此一眼。
他們對朱允熥依然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