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很理解他:“你的意思是,官員本來就窮,還要賣力地替百姓造福,會導致無人肯做這個官,是麼?”
“是,陛下聖明。”
“那朕就再發一道恩旨,所有官員,都可以經商,並允許加入財神閣,所有的生意,都由朝廷來保障。”
啊?
官員能經商?
這種事,貌似只有宋朝允許吧。
臺階下,十幾個官員差點就要議論起來了。
朱允熥指著他們:“今天上朝,言者無罪,有什麼話,都可以拿來說。”
有一人下跪:“陛下,官員經商,這是聳人聽聞啊。不僅僅是本朝,細數唐、元,乃至之前的秦皇漢武,又或者是晉隋兩朝,都是不允許官員經商的啊。官員經商,會大肆濫用職權,導致百姓怨聲載道。”
“哼,你的記性可不好,朕剛剛說了,官員的任免在百姓,不在朝廷,也不在朕。一旦有官員濫用職權,百姓可以上書,就是說,所有的百姓都是御史言官,凡是有阻撓百姓上書的,一律處斬。”
這一點,朱允熥的做法和朱元璋是一致的。
在這之前,朱允熥重商,設立財神閣,導致一大批人都反對,但事實證明,他的做法是對的,國庫現在越來越充盈了。
這就是為什麼後來沒人主動提出‘財神閣’不對的原因。
現在朱允熥又提出讓百姓任免官員,官員還可以經商,皇帝的每一項舉措,都有開天闢地之壯舉。
一時間,令人無法接受啊。
“諸位,朕做得對與不對,不在口舌之爭,要看實際效果。如果朕錯了,朕會改,也會下罪己詔。可現在就急著說朕的不對,是不是有些太過心急了呢?”
底下又沒人開口了。
主要還是沒有丞相這一職啊,否則,丞相是最有發言權的,也能煽動百官出來一起反對。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提出君權集中,的確少了不少麻煩。
“聽著,中書省立刻把朕的意思給擬好,然後派人下發到各省去。原來的在職官員,百姓也可以上書彈劾。劉璟,你的辛苦辛苦了,接下來的一年,官員的撤換,你們督察院最累。”
“臣遵旨。”
……
朱元璋一聽到朝堂上的內容,人也懵逼了。
重商這條路,他忍了,因為國家沒錢,必須走這一步。
可孫兒現在又把官員任免的權利給了老百姓,還允許官員經商,他一時間難以接受。
甚至懷疑,縱容朱允熥當這個皇帝是錯誤的。
但幾杯酒下肚之後,老朱的心思就發生了轉變。
的確,官員經商是很可怕的,但有百姓在背後盯著,比御史言官更加厲害,連欽差都省了,這不是好事麼。
不管誰當官,都得給百姓好臉色。
官員在作奸犯科的時候,就得掂量掂量自己了。
這些人和財神閣掛鉤,便免去了他們需要貪汙的想法,變相來說,他們的俸祿比之前多了幾十倍、幾百倍,甚至是千倍。
“咱半輩子沒想明白的事,允熥居然給想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