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五個人當中,有三個都是淮西勳貴的後代。”
淮西勳貴……那不能用。
也不是完全不能用,只是不能給實際權利,當個參軍還行。
“其他兩個呢?”
“均出自寒門,不過……”
“說。”
“有一位寒門,身上有一般韃靼血統,此人三十一歲,他的祖父是韃靼的一位將軍,在前元時期和元朝宰相托託帖木兒有過數次交鋒,部落下陣。”
這又是一道難題啊。
蒙人的後代,換作朱元璋來,必定不會接受。
血統不純,就得避嫌,老朱的疑心病可是非常重的。
“還有一個呢?”
“回陛下,還有一人來自湖北,本就是原先信國公湯帥手下的一名校尉,湯帥故去後,他就解甲歸田了。據說湯帥征戰時期,此人多次獻策,具有謀略大才。”
“那為什麼會解甲歸田呢?”
“因為他受了傷,是個瘸子,這次的考試,此人是拄著柺杖進山的。”
朱允熥在奉天殿前止步,抬頭看著‘奉天殿’三個大字。
淮西勳貴絕不可重用,這兩個寒門,必須受到重視。
“三通,你現在去,把那兩個寒門給朕召來,腿瘸的,直接用朕的龍輦去抬,不可怠慢。”
三寶和三通面面相覷。
“陛下,龍輦是您才能坐的,那寒門……”
“怎麼,需要朕說第二遍麼?三通,你的差事當的是越發好了,連朕的旨意都要過問。”
“不!末將不敢!末將遵旨!”
兩個寒門到宮中時,已經夜深,且到了之時。
朱允熥給他們準備了夜宵,葡萄酒、烤肉,還有各種海鮮。
兩人不敢坐,跪在朱允熥跟前,誠惶誠恐。
皇室有規矩,御膳只有三品以上大員才有資格享用。
而面前的幾十道菜,都是按照皇帝接待丞相的規格來的。
這二人雖然沒到過皇宮,卻也知道些禮儀規矩。
“起來吃飯,朕知道你們為了進宮,肚子一直空著,水米未進。朕想跟你們推心置腹的聊聊。”
說完,他朝三寶努嘴。
三寶心領神會,過去攙扶二人,將他們扶到了皇帝的對立面。
而兩個座位,是一品大員才能坐的。
“皇上的恩典,你們就坐吧,敞開了吃,想抗旨啊?”
兩人還是不敢吃,這恩寵有點過了。
尤其是坐了龍輦的人,更是恐懼。
他的確做過湯和的參軍,不過他並不是淮西勳貴,而是在大明開國之後才入的伍。
“你們的考試成績,朕很滿意,朕想讓你們兩個人統兵,一個去抵禦韃靼,一個替朕降服江南。說說吧,你們二位,誰願意去韃靼邊境。”
朱允熥說這句話的時候,目光已經停留在有韃靼血統的王邵身上。
這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