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大早,朱允熥去了御書房,李進在門口等候。
很難得,李進很少主動跑到御書房來。
朱允熥一揮手,示意他進去。
進門後,李進將奏摺呈上。
“朕不看了,你直接說。”
“陛下,朝中不少大臣手上,都有命案,乃至勳貴,乃至各地的富賈。”
“這些不是刑部的事麼,按律去辦就行了,有命案的,除了三品以上官員,吏部都可以自行處置。”
李進想了想,說:“幾乎所有大臣,手裡都有命案。”
“什麼?有這麼嚴重,說說看。”
接著,李進就把原因解釋出來,其實是奴隸的緣故。
只要有點家資的人,就會用奴隸,因為奴隸是買來的,可以不用付給酬勞,只要人餓不死就行,病了也不用看,經常有奴隸被活活打死。
男奴隸被打死、病死的不在少數,女奴隸稍微漂亮的,就被主人家給玷汙掉,而後莫名其妙的死亡,因為再美的奴隸,都沒有資格當小妾。
“奴隸?大明還有奴隸?”
李進解釋,從秦皇以來,奴隸制就逐漸消亡。
但是,從來沒有哪個皇帝真正廢除過奴隸。
朱允熥也想起來了,就算是清朝,也有‘奴才’的稱呼。
只不過,有本事的奴才越混越好,沒本事的只能墊底。
這就好像再富裕的國家,也會有乞丐。
而奴隸是那些大戶人家最原始的生產力,他們想變得有錢,就得從奴隸身上來剝削。
花五兩銀子買來一個奴隸,之後除了最差的飯菜,就不需要給什麼了,而這樣的奴隸,每年可以創造十兩,甚至百兩銀子的利潤。
只因明朝稅率太高,不養奴隸,根本沒法賺錢。
連太祖爺都沒將奴隸制徹底廢除。
奴隸的命最不值錢,但他們也是百姓啊,是最底層的人。
朱元璋時期,沒有專門為奴隸立過保護法,因為這些人比平民和農民還要低一個檔次,完全不能稱之為人了,跟牲口差不多。
當年朱元璋在打陳友諒的時候,修建大船,胡惟庸負責督造,用的就是奴隸。
那時候老朱沒錢,所以默許了胡惟庸的做法。
建造大船死了不少奴隸,老朱裝作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