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隔天正午,財神閣邊上就多了一家朝廷設立的學府。
上面招納各行各業的高手,例如廚師、女紅、養殖、建築,等等等等,包含了幾乎民間所有技能。
只要來當師傅的,都算朝廷編制,吃皇糧,授五品官職,享受諸多優待,還有朝廷賜給的宅院。
一時間,門庭若市,滿應天的人全在議論這事。
在以前,百姓想要學東西,都得託關係拜師,然後學上十年八年的,還得偷藝。
民間傳授本領的師傅們,大多隻是想找個長工而已,不可能將自己的真本事交給徒弟,否則,真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了。
但這個地方不允許,所有技能,都必須交給弟子,不然就是欺君犯上,會終身監禁。
很多高手是不願意把自己看家本領交給旁人的,然而,該機構還有一條制約他們的規矩——凡是從這個學府出去的人,由朝廷提供工作場所,並且在開設店鋪的時候,會作為官府的第一人選。
就是說,你不在這兒學習,不在這兒教學,那可能日後連僱主都找不到了。
有了諸多限定,該學府就是百姓求生的不二選擇。
告示上寫明,一年的學費才二兩銀子。
這麼低的價格,人人都能學的起了。
“這是朝廷下的告示啊,不會有假。”
“哎喲,那咱們也能學藝了唄?”
“從這兒學出去,以後連生計都不用發愁了。”
“真是皇恩浩蕩啊,這可是破天荒的事!”
同一時間,老朱也得到這個訊息,他喬裝改扮,跑到學院大門外去瞧熱鬧。
這個舉措,老朱看的驚歎不已。
因為在此之前,百姓想要出人頭地,只有讀書。
窮盡十年光陰,為的是科舉入仕,光宗耀祖。
民間的技藝都被稱為下九流。
朝廷這樣做,便是抬高了民間各行各業,不存在只有讀書才是真理的請可了。
連木匠都成了朝廷編制內的人。
如此做法,百姓豈能不高興呢?
老朱心中裝的最多的,就是國計民生。
然而,國計又是圍繞著民生去轉的。
“哈哈哈哈!好世孫,虧他想的出來,允熥真乃大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