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想讓允熥來當皇帝,你怎麼看?”
“臣只聽陛下安排,陛下讓臣怎麼做,臣就怎麼做。”
“呵,你真是會說話呀。現在應天的大臣都不服允熥,咱想先看看他的能耐,如果大臣們被威服了,你要站出來,支援允熥。明白咱的意思麼?”
李進天資聰慧,很有政治頭腦,老朱隨便兩句話,他全聽進去了。
“臣謹遵陛下聖旨。”
“好!”
老朱嘆息著:“這些年,咱光讓你做事了,沒升你的官,一直讓你做戶部主事,一個六品小吏,你一定特別恨咱吧?”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臣的叔叔因貪汙被陛下處死,臣能入朝為官,已經是天大的恩典,陛下不搞株連,令臣拜服。”
姑且當這句話是真心話吧。
朱元璋裂開笑容:“你的前程會有人給,但不是咱。做好你自己的事,按照咱的意思去辦,你將來的前程,不在李善長之下。”
此話讓李進受寵若驚了。
他連番磕頭:“陛下,臣當一主事已經足以,不敢再奢望更多,臣……”
“好了,不必多說,你下去吧。哦——對了!你到這兒來見咱的事,不許告訴任何人,就當咱已經死了,明白麼?”
“微臣明白,微臣告退。”
看著李進離開,老朱心中五味雜陳。
其實,這些年,他給了李進很多官職,如布政使、副都御史、巡撫等等。
但這些官職給的過程中,老朱從來沒給過他實職。
官位全是臨時的,就等於是欽差大臣,代天巡狩。
從來也沒當著滿朝文武在聖旨上宣佈他的升職,都是口頭的。
這也是老朱的一步棋,一方面是磨礪李進,看看他是不是一塊材料;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後世之君真正提拔他。
做過欽差和巡撫、布政使,到最後還是個戶部主事,這樣的人,整個大明朝就只有李進一個。
老朱也算看出來了,李進的才能不在李善長之下。
因為他什麼職位都能勝任,且對君王有一種絕對的服從感。
這樣的人,不管誰做的皇帝,用起來都很順手。
若李進在征戰方面再有本事的話,那他就是第二個劉伯溫了。
可惜啊,這世界上,只有一個劉伯溫。
想起老劉,朱元璋一時心塞,人老了,是會念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