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十五萬,正在京都外的礦山中習練。”
“好個野心勃勃的朱允熥,呵,哈哈哈!有這樣的兵器,戰場上可所向披靡了。只是,他為什麼要選擇民工來當兵卒呢。”
這的確不合常理。
老朱曾經也學過不少歷史,都是劉伯溫和李善長教給他的。
自古以來,有無數百姓造反的,包括他自己。
但是單純用民工來起事,需要很長時間去練兵才行啊。
目下,朱允文和朱棣大戰在即,朱允熥山中的十多萬人,是剛剛發展的,能對付的了這兩個人麼。
越想,老朱就越是欣慰,不知前景如何。
然而,對朱允熥的軍事才能,老朱已經不再質疑了。
先有‘假死’風波,躲開皇后視野;後有‘連贏’策略,讓朱棣舉步維艱;現又得連弩神兵,堪稱當世不二之將才。
不,是帥才!
如果他的政治頭腦再跟得上,那麼允文和朱棣,就斷然不是朱允熥的對手而來。
“哼,哼哼。”
老朱只得的笑了笑:“你密切觀察允熥,對泰安府的情況,也要時刻留意,咱是多希望朱家能出一個比咱更厲害的君王啊。”
……
朱棣剛佔據泰安府,盛庸就追了上來。
各地的兵馬也先後趕到,將泰安府三面包圍。
從南面突出去的話,便能直達應天府,卻會導致後方的盛庸等人尾隨而至。
尾大不掉的危險,朱棣豈能不知。
他可不敢孤軍深入。
張信在自己的新府邸中,才接到朱允熥密信。
上面的內容,是讓他催促朱棣進兵,至於說辭,朱允熥也全都告訴了他。
“主人,真乃神人也。”
當晚,張信求見朱棣,正好軍師姚廣孝也在。
“哦?張將軍,你也來了,坐。”
“王爺,軍師,各路兵馬圍困我泰安府,需要圖個良策。”
姚廣孝來到泰安之後,才發現這裡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