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棣要聽的,就是這一仗結束之後該怎麼辦。
姚廣孝輕聲低喃,沉著冷靜:“我軍只需五萬兵馬便能拿下應天府。”
“你就不擔心朱允文會從其他地方調兵麼?”
“絕對不會,至少暫時不會,因為他滅了周王和代王,齊王與湘王尚在。王爺舉兵起事之後,齊王和湘王也會響應,就算他們不起兵,也會威脅到朱允文。”
懂了,這樣一來,朱允文是不敢將齊王和湘王附近的兵馬撤走的,否則,就難以遏制住這兩個人。
都是撤藩惹的禍啊。
朱棣瞬間心思開朗起來:“哈哈哈!軍師腹中有良謀,本王受教了。”
“王爺客氣,為您出謀劃策,是我的本分。”
……
這一仗,打了一天一夜,而且還只是打一個耿炳文。
朱棣的先鋒隊伍攻殺過去,以五千人對戰耿炳文的三萬人,還要打營寨,實在艱難。
原先耿炳文已經只剩下一萬多人,但朝廷給他增兵兩萬,又得到朝廷傳書,命他多設營寨。
即使朱棣手下將士驍勇,也不免連番受挫。
還好,打下來了,耿炳文已經戰死,但朱棣的五千人馬還剩下三百,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啊。
先鋒兩個將軍回到大帳中,慘勝之下,他們無顏色面見朱棣,遲遲不敢抬頭,且張玉的胳膊還中了一箭。
“怎麼了?”
張玉面子薄,不好意思說。
朱能開口,將峽谷內三里地的戰況稟報。
五千打三萬,沒有地利優勢,本來就不容易。
加上營寨和上萬弓箭手,他們已經盡力了。
“什麼?營寨?!之前探馬來報,並沒有營寨啊。”
姚廣孝嘖嘖搖頭:“耿炳文絕沒有這樣的智慧,倉促之間,他怎能想到用營寨來阻斷我軍前進之路。”
“難道……是盛庸?”
“不,盛庸打仗,向來是靠人數取勝,對兵法謀略知之甚少。”
“難道……此謀是朱允文或是皇后的想法?”
現在考慮這些,已經無濟於事了,關鍵是如何突破過去。
因為峽谷是一條蜿蜒崎嶇的道路,探馬是無法深入瞭解情況的,每進一步,都要攻打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