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方初回來,在廊下便看見窗前清啞側影,屋裡孩子們歡笑陣陣,她卻望著一個方向出神,似乎想什麼心思。
方初腳下一頓,進屋先不回房,先找紫竹等女問話。
原先他們小夫妻帶著孩子住,家事要簡單明瞭;後來父母進京,也住在幽篁館,弟弟弟媳也常來,又有嚴家那邊姻親,家事便繁雜許多;現在郭家人也來了,兩親家住一屋簷下,牙齒和舌頭還要打架呢,何況趕在嚴暮陽和巧兒成親的當口,有些矛盾再正常不過。
他找紫竹問話,是想知道他不在家的時候,家裡可有什麼事發生,先弄清楚了再去見清啞,心裡有了腹稿,勸慰起來就容易些。
他沒找到紫竹,水竹在屋裡。
水竹是個天真的姑娘,從她嘴裡問話更容易,見方初問,便一五一十將蔡氏聽見閒話、大鬧一場的事告訴方初。
方初聽了蹙眉,忙匆匆回自己房間。
果見清啞坐在窗下,望著套間內孩子們玩笑,目中帶著深思,見他進來,忙站起來,上前幫他寬衣,換上常服。
方初不叫她勞動,等她拿了衣服來,自己換著,一面問她今日身子可還好,吃飯如何,家中可有什麼事等等。
清啞也沒多說,只道:“還好。”
跟著反問:“宅子找好了嗎?”
方初便明白了,她這是為那件事不痛快了。之所以不在他面前說,只有一個原因:那說閒話的人肯定是他母親身邊人。她不說,卻催促他給郭家找宅子,是想要孃家人搬出幽篁館。
對此事,他也不好做什麼。
那閒話不是母親說的,是下人說的,母親已經懲罰了下人,他若再去找母親,母親還以為是清啞在他面前說了什麼怨懟的話,攛掇他去給婆婆臉色看呢,反弄巧成拙。
換好衣裳,他扶著清啞重新到窗前坐下。
清啞便叫水竹,倒一盞茶來給方初。
方初先喝了一口,才對清啞道:“看了幾處地方,宅子都還好,就是離忠義伯府有些遠。我想最好在清華路找,離我們近些,將來兩家能互相照應,你想看孃家人也方便。”
清啞忙問:“清華路有沒有呢?”
方初道:“倒有一個宅子,可惜主人清明前回鄉祭祖了,一時半會兒還不能來。我就想再等兩天。那時候二哥二嫂也回來了,也去瞧瞧。岳父岳母才來的,對京城不熟,還得他們瞧了才放心。”
清啞道:“那就再等兩天。”
方初道:“好。”
說完牽她起身,一同去看吳氏。
過一天,郭大有夫婦和巧兒郭儉便從奉州回來了。
他們圓滿解決了用水力驅動紡織機器的問題。
第一,驅動紡車:透過水力帶動紡車運轉,一人可以同時照看幾臺紡車,大幅度提高了產量。第二,驅動織機:這個運用要困難的多,只能針對素色的布和錦綢(沒有花紋),因為沒有花紋的布和錦緞織造手法單一,可迴圈往復操作,不用人工織花。
這也已經非同小可了。
可想而知,若是這項創新推廣開來,棉紡業和絲織業的產量都將大幅提高,將對市場產生巨大的衝擊。
清啞瞬間便拿定了主意:公開拍賣這項技術!
她只承諾“郭家無秘密”,卻沒說白送。
她公開紡車、織布機等機器是利百姓的好事,但這半機械化的創新若是公開,得益的卻是各大紡織商家,不但對百姓沒有好處,暫時還會對一些小商家造成衝擊,導致許多小手工作坊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