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便改口道:“當年暮陽把貔貅送給巧兒,說的好是兩小無猜;說的難聽些就是私相授受。如今這事傳得人盡皆知,嚴家能不當一回事嗎?你兒子的操守還要不要了?”
梅氏更委屈,道:“這事侄媳真不知道。”
她哪知道暮陽私下把貔貅送給巧兒了。
在她看來,肯定是巧兒向暮陽討要的,暮陽不知輕重,就給她了。那丫頭從小就會哄人,又有心計,又善於偽裝。若不是她故意露出貔貅給人看,又怎會惹得石家姑娘和慧怡郡主當眾揭發,以至於傳得沸沸揚揚?現在得了便宜賣乖,郭清啞反跟她拿起喬來了。
嚴氏見她一副委屈樣,簡直火上澆油。
遂凜然道:“這個你不知道就不說了,我今兒就和你說說這人之常情!尋常舉子沒有家世背景,若能尋一門好親事,對他自然是份助力。可是陽哥兒並不需要!從嚴家的親戚數起,包括方家的親朋故舊:蔡家、王家、玄武王府、靖安大長公主、崔嵋,甚至他恩師龔大人、翰林院許大人、戶部侍郎……該提攜他的時候,都不會袖手旁觀。你急巴巴想為他尋一門富貴親事,簡直是畫蛇添足,落在旁人眼裡,一副攀龍附鳳的嘴臉,降低陽哥兒的品格,還令人懷疑他的能力……”
梅氏:“……”
她並沒說什麼呀!
嚴氏見說她不通,煩透了,揮手道:“你且回去。我累了想歇會。”
梅氏囁嚅問:“那……今天的事?”如何了局?
嚴氏冷冷道:“回去問你公公!”
又道:“把實話告訴他。”
心裡同時道:“你便不說,我也會說的。”
梅氏垂頭喪氣地走了。
嚴氏兀自坐在那生悶氣。
正在這時,方初來了。
她便將這一腔火氣撒到兒子頭上,“你可真是體貼媳婦,幫著媳婦打你孃的臉面。孃的老臉都丟盡了!”
方初忙上前,正容道:“母親這話錯了!”
嚴氏瞪眼道:“我怎麼錯了?”
方初道:“只有不自重的人才會被打臉。母親一向行事端正、大氣,怎會被打臉呢?不但母親,就連舅舅也不會。只要郭家應了這門親,便說明他們看重嚴家、看重舅舅、看重陽哥兒。清啞生氣,不過是生那糊塗人的氣。母親何必多心?”
嚴氏忙問:“清啞不是說,不要嚴家承當嗎?”
方初笑道:“那是清啞說的氣話。母親想想,這事若是放在妹妹身上,母親能不生氣嗎?只怕要雷霆震怒。”
嚴氏道:“這倒也是。你表嫂太糊塗。”
方初道:“可不是。給她個教訓也好。妻賢夫少禍,若娶了不賢的媳婦,至少要禍害三代人。巧兒是個聰明的,肯定不會錯。”
嚴氏笑道:“你都有理。”
方初見她終於笑了,才放心,然後說有事出去,告退了。
他前腳走,後腳清啞就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