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尚書悶悶回到家,也沒敢告訴夫人實情,只說請了崔嵋去郭家說合,吳夫人很高興,從此翹首盼望清啞請人上門提親。
再說太皇太后,聽了王瑛選婿結果,大為震驚。
她驚問:“怎麼不是嚴家那孩子?”
楊嬤嬤回道:“嚴公子沒有去。”
太皇太后更奇怪,道:“怎麼不去?”
她差點就說出貔貅的事來。
當時敏妃正在旁,太皇太后記得嚴暮陽是敏妃孃家嫂子的侄兒,忙問敏妃:“敏妃,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敏妃斟酌道:“聽三嫂說,她父親已經為侄兒相準了人家。”
太皇太后覺得此事蹊蹺,命楊嬤嬤去查怎麼回事。
楊嬤嬤便查出王瑛的貔貅不是嚴暮陽的,嚴暮陽的貔貅如今掛在郭巧兒身上,這是他親口證實的,當日蔡家許多人都聽見了。
這一來,慧怡郡主誤導太皇太后的事就露陷了。
太皇太后面色很不好。
被重外孫女欺騙的感覺能好?
她還想找個機會為王瑛和嚴暮陽賜婚呢,虧得沒有莽撞,才沒釀出大錯;又想,王家匆匆為王瑛選婿,難道就是怕她賜婚?王源夫妻不便在她面前說慧怡郡主不是,只能先將女兒嫁了。
一定是這樣!
結果,王瑛挑了這麼個夫婿。
太皇太后越想越氣,心跳加快,眼前一黑。
她閉眼,深吸一口氣,待平靜些了,才緩緩問道:“這麼說,嚴家選中的兒媳就是郭巧兒了?”
楊嬤嬤斟酌回道:“應該是。”
太皇太后道:“可靖安那天說,要代小孫子求娶郭巧兒。”
原來,鎮南侯府獲罪,慧怡郡主退親,婉容大長公主便進宮來求太皇太后作主,為慧怡郡主再挑一門好親事。太皇太后也憐惜慧怡郡主,真心為她籌謀,挑來挑去,都沒挑到合適的。
恰好靖安大長公主的小孫子林熙進京,那天進宮給太皇太后請安,婉容大長公主見了林熙後,便動了心思,暗示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也喜愛林熙陽光開朗,要將慧怡郡主許給他。
靖安大長公主委婉道,她已經相中了郭織女的侄女郭巧兒,又說那孩子性子活潑,且是鄉野長大的,而林熙也是在山野長大,性子隨意不喜拘束,與郭巧兒正好堪配。
太皇太后聽見這樣說,不好強求,只得罷了。
這時想來有些奇怪:郭家到底要把巧兒許給誰?
莫不是靖安不喜慧怡郡主,拿郭巧兒做擋箭牌?
楊嬤嬤搖頭道:“若沒有結親之意,靖安大長公主不會這樣莽撞的。想是還未對郭織女挑明,所以織女不知道。”
太皇太后點頭道:“這也有可能。”
因為這件事,太皇太后從此對慧怡郡主情分便淡了。